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龙泉概况

页面图片

页面图片

页面图片

页面图片

页面图片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临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风景旅游区,素有“浙南林海”、“瓯婺八闽通衢”、“处州十县好龙泉”之美誉,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发源地”、“中华灵芝第一乡”。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辖8镇8乡3个街道444个行政村。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劳作生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现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香菇文化等闻名于世。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窑系,从三国两晋到清末延续了近1700年,它以敦厚玉立的造型体系、拙朴自然的釉色纹片和高雅清纯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龙泉宝剑为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在龙泉剑池湖始创,经历代大师们2600多年匠心独运的创造,形成了“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被公认为剑中之魁。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与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双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且,龙泉还拥有大窑、源口等龙泉青瓷古窑址,欧冶子始创龙泉宝剑遗址剑池湖,明代廊桥安仁永和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曾家大屋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人杰地灵,俊贤辈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能工巧匠。宋代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叶适,思想博大精深,成为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的源头活水;南宋龙泉诗人叶绍翁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传为千古绝唱;北宋政治家何执中,官至宰相,“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同知枢密院事管师仁一生为官,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明初章溢,辅佐朱元璋开国立业,与刘伯温等被称为“四先生”;浙江同盟会领导人徐仰山、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季步高等,则是近现代龙泉人民的杰出代表。
    龙泉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9.9%,林木蓄积量1018万立方米,居浙江省之冠;丰富的毛竹资源更是“龙泉一宝”,现有笋竹两用林60万亩,是浙江省第二大竹乡。龙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纵横,是瓯江、闽江、乌溪江(钱塘江水系)三江源头,瓯江在境内流长125公里,水能蕴藏量相当丰富,可开发水利资源装机容量25.4万千瓦。市内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余种,铅锌矿储量居浙江省第二位。
    龙泉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是八百里瓯江的发源地,被誉为“华东古老植物摇篮”,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境内因修建紧水滩电站而形成的“仙宫湖”,水光潋滟,烟波浩淼。以百米瀑布和千年古村为特色的岩樟生态沟、古村落以及天平山、披云山、昴山等自然景观,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烟雨瓯江第一城——龙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浙西南大地,既是一块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块资源丰富、环境优良的投资宝地。随着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龙泉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及“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丽龙高速的开通,龙泉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将更加密切。
    龙泉人民热忱欢迎各地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洽谈贸易、投资开发!

 



编辑:陆军 来源: 2006-11-16 11:4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