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市企业发展当中“黄杨木”现象透视

企业难以上档次上规模 问题何在

田丰

    黄杨木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植物,在我国南方各省份均有广泛分布,以生长周期缓慢著称,一般要四五十年才能长到3—5米高,直径也不足10厘米,难以做大木料使用。在经济学界,将做不大的企业称为“黄杨木”。而近些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出现了“黄杨木”现象。2000年,我市共有企业1970家,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6家,占总数的1.83%。到2005年,企业总数增长到2196家,产值500万以上规模企业81家,占总数的3.69%。5年内,规模企业增幅仅2.8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的增幅只为0.372%。纵观我市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和初级产品加工型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发展总是成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难以做强做大。即便是具有资源和历史传统优势的行业(如竹木制品和青瓷宝剑行业)与我省其他山区县市(如安吉县)相比,也大为逊色。
    那么,“黄杨木”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企业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都认为有这么几方面制约了我市企业的发展:
    第一,人才匮乏。市经贸局的数据显示,至2005年,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共有企业1180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含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只占0.72%,持有中专和高中学历的也只有8%。职称方面,只有少数几个工艺美术方面的有高级职称,企业生产所急需的技师、高级技工等高级技术工人,全市尚无一人。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与我市人才总量的偏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缺少留住人才必要的保障措施有关。第二,资源要素制约明显,首先是工业用地紧缺。据统计,到2010年,我市可供的工业用地仅为3465亩,而根据产值100万元/亩的标准测算,要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发展目标,需要新增工业用地6000亩。其次,融资困难。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大部分企业没有“两证”,致使企业无法向银行贷款,只有转为向民间高利息融资,企业生产成本也就大大提高。第三,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有企业改制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后,私营、民营企业就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并且带有很强的封闭性,家族化的经营管理使得有能力的“外人”难以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阶层。另外,许多企业老板拼搏到一定程度后,“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便占据了上风,成为进一步创业的束缚。在软环境上,政府职能部门合力兴工的意识和行动也没做到位,在政策处理等环节上,把本单位的利益看得太重,为企业办事懒散、效率低下,没有给予企业足够的帮助,这也是制约我市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由人才、资源、管理等原因引起的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瓶颈”问题并非我市出现的单独现象,整个浙江省都面临着这个考验。2005年全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考的就是这个问题。而实事求是地说,受地理条件限制,以资源型和内源型为支撑的我市企业自力更生发展至今,其速度和规模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不像同属于丽水市的松阳、缙云等县,经济是靠外来企业拉动。现在问题已经找到,只要我们坚持龙泉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的总体步骤,解放思想,积极引进人才、招商引资,政府职能部门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抓住高速公路开通的良机,全市上下合力兴工,企业发展当中出现的“黄杨木”现象终将会成为历史。   见习记者 田丰



编辑:陆军 来源: 2006-12-30 16:5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