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兰巨乡蜜蜂岭附近的盛达制砂厂发现,原先汨汨流入河里的废水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被回收利用的清水。废水到哪儿去了呢?盛达制砂厂负责人杜俊告诉记者,他们聘请专家研制技术,变生产废水为可回收利用水,使制砂厂的废水达到了零排放的标准。据了解,该项技术为全省机械制砂行业废水生态处理的首创技术。
近年来,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我市加大了天然砂开采整顿力度,促使机械制砂业迅速发展。机械制砂是指用石头碾成细砂,与开挖天然砂相比,能起到保护河道的作用,从而得到大力推广。然而,制砂厂的废水怎样妥善处理成为困扰制砂业主的一大难题。像盛达这样年产砂量5万余方、石子量3万余方的制砂厂,日排放废水量高达300吨。建在蜜蜂岭附近的3家制砂厂排出的数百吨废水,使蜜蜂岭到市区7公里的河道变混浊,离蜜蜂岭不远的宏山取水口受到威胁。宏山取水口是市区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自从制砂厂建成后,自来水厂用于沉淀水体中泥沙的明矾数量由原来的日用100多吨上升到450多吨。成本高,饮水安全还令人担心,自来水厂为此苦恼不已。
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制砂厂的废水处理,多次责令制砂厂进行整改,并积极帮助企业寻求治污良策。在水利部门的督促下,盛达制砂厂负责人杜俊、刘荣弟等先后来到诸暨、庆元等地考察相近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但这几个地方机械废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保护瓯江上游水源,水利部门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牢固树立生态治水的理念,积极帮助盛达制砂厂改进工艺,从杭州引进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先进设备,杜俊和刘荣弟成了我省制砂业用此设备进行废水生态处理循环技术的第一批人。
2008年1月份开始,盛达停厂整顿,用3个多月的时间建成废水处理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微生物制剂沉淀和国内外最新带式轴压脱水等技术进行处理,变生产废水为可回收利用水,还提炼出可做砖的干渣。经检测,该设备投入使用后盛达制砂厂达到了废水零排放的标准。
据了解,3—5年内,我市将全面推广机械制砂。盛达制砂厂为机械制砂废水生态处理循环开了先河,必将进一步促进制砂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使瓯江水更清,市民饮水更安全,为我市“力创生态业、再创好龙泉”战略的实施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