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约86斤,是当时闻名的神兵利器,曾随关羽威震华夏: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华雄蔡阳……无不在刀下授首。
在麦城一役之后,关羽的赤兔马被马忠得到,后来绝食身亡。青龙偃月刀后来又辗转回到了关兴的手中。
至于此刀为什么叫“青龙偃月”,主要是因为刀面上有一龙形(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较为夸张的描绘)。
至于龙形的成因,并无一准确说法。下面我就从“传说”和“科学”两方面加以推证,有欠缺之处,还请大家多指点:
一、“传说”
传说在当初打造此刀之时,关羽要求工匠一定要打出天下无双的利器,于是工匠们日夜不停,加紧工作。直到一个月圆之夜,炉火正旺,大刀形状已成,在炉火中由红变白,又由白变兰!工匠们知道这是宝刀将成的关键时刻,有一点闪失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全神贯注。这时,正好有一条青龙,从月边飞过。就在这一刹那,从烧的蓝幽幽的宝刀中射出一道电光,直冲向月,把青龙吸入刀中!与此同时,这件绝世的神兵也大功告成!从此,宝刀上也多了个龙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
因为,在古代的铸剑史上,真正的好兵器需要以鲜血为引才能铸得出!春秋的干将、莫邪,就是以身投炉,以魂化剑,才铸出了一对绝世好剑。而这宝刀中,蕴藏的乃是青龙的精魂,更是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利器!
二、“科学”
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东西方,手工铸出的真正的好刀剑,都有一定的纹路。比如中国古代,就有许多诸如“松纹宝剑”、“龙形古剑”的说法。可见,这铸剑中产生的花纹,是宝剑优劣的标志。刀也是如此。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种:“大马士革纹”和“平面暗花纹”。这两种刀纹,其在中国古代的铸剑技术中都有应用。
先说大马士革纹: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刀面不平,有很明显的人工锻打纹路,一层层如同波浪。这是此刀使用了大量不同钢材,分层打造的结果。所用的钢材种类越多,波纹越多。
另外,纹路的产生,还和高温锻打的火候与时间有关。学过金属材料理论课的同学都知道,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钢材的内部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学名称为“晶体构型”,简称晶型),比如“奥氏体”、“马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等等。
无论是那种原因,这些不同的结构,其机械性能大不相同。有的韧而软,有的脆而锋利……正好适合刀剑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这正应了一句俗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有一定纹路得到才是真正的好刀。
再说平面暗花纹:
和前者不同,具有这种纹路的刀剑,表面看来,是很光滑平整的。但是迎着光看去,就会发现在刃面上有暗花纹路。其形成原理和作用,与前者差不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这种平面暗纹的刀剑,在日本的武士刀中很常见,大家如果经常看有关日本武士的漫画或者动画片,其中刀剑上的暗花纹路都是很夸张的表现出来的。
其实,这种铸剑技术,也是来自于中国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青龙偃月刀上龙形纹的成因,很可能是“大马士革纹”。这同时也从科学的角度证明,青龙偃月刀确实是一把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