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瓯江寻踪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图)

页面图片

仙宫湖

页面图片

瓯江源头

页面图片

青瓷古窑址

页面图片

出土先秦铁剑

     【内容提要】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蜿蜒800里,河岸峰峦叠翠,风光旖旎,沿线人文荟萃,遗迹漫布,是瓯越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如何从自然景致和文化遗存的融合角度来欣赏和游略瓯江,是感受自然和人文魅力的真谛,同时如何保护和修复瓯江自然文化景观更是需要独到的理念眼光和技术手法。
     “昨夜春水深,半没山腰树,奇滩五十九,顷刻下东瓯”。
       古人描述瓯江流淌的势态——这条在浙南山麓绿丛中穿舞的大江,正好应了我们游历寻踪瓯江的心境。自源头龙泉出发,到龙港汇入大海,我们眼间的瓯江在尽情地显示着它的无穷魅力。
       瓯江历来有龙之江之称,其名所得不仅是源从地图上的形状,或是龙泉、龙游、龙港等名谓的巧合,在我们这些游历者看来,是更应了瓯江的自然形态和人文历史的和谐。凭借“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天成造势,形成了瓯江上游清醇甘滋、纤细淡雅的幽静;举目“一折青山一扇屏”的秀丽,迎面而来的是瓯江中游的苍郁恬美、润厚缓漫的天性原形;领略“浩浩荡荡向东去”的磅礴气势,折射青田十八弯的迂回激荡,瓯江顿显一股雄浑和豪壮。如此一看,不正是:豪迈的龙头扬颌昂首向大海,蜿蜒的龙身盘踞穿越过崇山,而百溪汇流的上游犹如龙尾龙爪的纵横交叉,真可谓:绵延八百里,盘踞千岭间,气宇含宝珠,奔腾向东海。
       瓯江的美在于瓯江名闻遐迩的“奇、峻、清、幽、威”,这精致的比喻竟如此贴切地把对龙的秉性崇拜完美地糅合于瓯江之中。
       奇之瓯江,在于奇妙。瓯江揽“奇峰、异洞、幽谷、流泉、密林、飞瀑”于一域,还有众多的摩崖石刻、古建筑群、宗教寺观等,江流过处,有松古平原、碧湖平原、壶镇平原等河谷盆地点缀其间。境内植被和生态系统保护良好,有浙江绿谷之称。瓯江九曲十八湾的滩头,括苍山郁郁葱葱的林海,仙霞岭崎岖险峻的山道,乡间清幽恬静的村舍……。瓯江奇妙在于江岸沿线的立体纵深的自然景观,瓯江尽揽奇妙幻境于一地。
       峻之瓯江,在于峻幻。举目瓯江,尤其是中上游两岸,座座冈峦拱绿耸翠,蓊郁莽莽,灼灼青青。放排溪流,扬帆波涛,但见山岚缥缈,聚散无定,冉冉旋升,时有直插霄汉熠耀峰端的孤兀峭立石笋飞虹追月,幻作云仙……峻为浑厚山峦的天地造化,幻为云烟氤氲的万千气象,瓯江的美是隐约、腾越和变幻的,在这里,生命被意象烘培着,岁月被幻想燃烧着。
       清之瓯江,在于清盈。中游的瓯江水就像一支灵气飘逸的画笔,画出了秀丽清盈的瓯江山水画卷。瓯江的中游是轻缓淡幽的,临岸漫步,但见江水清绿凝碧,在暖阳的拂照下,耀金闪银,鳞波泛泛。轻风吹皱了江面,缕缕潋滟的光带,宛如一条条素绢在水面上飘动。微风徐去,江中倒映出山、树、鸟、兽的倩影……。这种如旅桃源般的心绪,很快就释解在这荡漾的春水里了。
       江河溪海,雨露霜雪,历来都是文人骚客的审美客体。“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蔼蔼溪流慢,梢梢岸筱长”……。这些古代诗人的清词丽句,曾在多少代人的心泉里溅起美的涟漪。而在瓯江中游,这种美的意境,已经连绵成数十里的水系生态带,原生的天然状态,生长在瓯江沿岸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卉,一虫一鸟,一鲫一鲤……,融合成天成地合,自然进化的生态系统;若是涉及,就会沉浸于瓯江边的一景一物,江随山转,波因风起,滩迎水缓,霞伴云生,太惬意了,太合情了,上苍把毫无人工雕琢的景象,把碧野仙境随意散去。清盈在水,源成生态。真可谓八百里瓯江,流出了一缕缕清纯,淌下了一片片绿韵。
       幽之瓯江,在于幽雅。云舞轻纱天尽蓝,牛羊满坡垂柳青。瓯江的性情是幽雅的,这种幽雅尤其体现在两岸的人居村落,夜尽晨曦初现,草露沾襟微寒,鸡啼晓雾轻散,袅袅炊烟,檐下雏雀呢喃,耕读传家,悠然自得。地处瓯江中游的丽水古称处州,意为未经开垦之地,亘古历世,处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生安逸。“处州处州,屋里鬏鬏”就是源自对瓯江中游幽雅氛围的留恋,极有意味地表达了处州人依恋故土的情结。瓯江的幽雅在于民风和江景的呼应,在于古朴村落和优美景致的合一。
       威之瓯江,在于威壮。江流关不住,众水向东流。瓯江自青田连续折弯,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演化为下游的江天一色,顿时显得十分壮宽,“万壑江流满,群山迎朝阳”,江流似蛟龙翻腾,群山似云展云舒,直目远眺,烟雨浩淼,百帆争流,浩浩荡荡直向东去。瓯江能把柔媚蜕变为张扬,把秀色漫延成宏伟,真是基于这种磅礴的气势。
       行游瓯江,自然的造势把如痴如醉的景色一览无余地铺泻出来,江如青罗带,叠影汇奇蜂,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秀峰、深潭、涌泉、飞瀑参差交替,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瓯江山水奇天下,自然风光甲东南”。但如果仅此相识瓯江,那么这种惊叹和赞美会是短暂和肤浅的,瓯江给予我们的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交汇,是一种龙的气概和韵味。
       于是,构成如此的立体山水画卷,还有瓯江孕育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这些古老灿烂的剑瓷文化、石雕文化。瓯江之源的龙泉市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兵器和瓷器产地,龙泉剑为传世之宝,剑光闪烁,剑锋磨砺、剑鞘雅致,著名的越王剑干将莫邪、威武的三军仪仗指挥剑即产于此。龙泉青瓷产品晶莹润滑,纹路纤细,形态亮丽,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洲,被称为雪拉同。境内青田县产的青田石为中国名贵的玉石,其雕刻作品价值连城,曾获公元192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里还是世界培植香菇的发源地,香菇区域产量世界第一。
       秀山丽水最能熏陶人的审美情操,瓯江两岸的人对审美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领悟,正是这种领悟衍生了瓯江的扩散性魅力,孕育了绿谷文化璀璨的奇葩。以摄影和巴比松油画文化为代表的新颖绿谷文化就是典型例证。20世纪80年代,秀山丽水催生了以山水和民风为主要题材的丽水摄影这颗耀目的明珠,在20多年间,丽水摄影从无到有,从小有名气到享誉世界,走出了一条艰辛又耀眼的道路,塑造出了一批闪光的艺术珍宝。
       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景致, 养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千年经典,琳琅满目,填补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空缺的好川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史前人类文明;铸鼎、炼丹、乘龙升天那些玄妙景遇构成的黄帝文化所流承的上古传说;晋代名人谢灵运、葛洪、王羲之的登临游历,浪漫主义戏曲代表作《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临江而作;历代书法家如唐朝的李阳冰、李邕,宋代的米芾、沈括,元代的赵孟兆页,当代的沙孟海等都在这里留下摩崖石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预言家刘伯温曾在境内的石门洞研读兵书,他在几百年前即对今天的许多事情作了预言,据说都被一一证验。畲族文化汇聚的天籁之音、山哈舞艺,华侨文化扩散的商贾周转,工艺流传;所有这些无不在诉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经典。灿如明珠的人类文明依赖着瓯江,丰富着瓯江。
       同样,瓯江恰似龙的气势般的威壮,直率率地把温州人锤炼成具有变通和创新意识,充满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先行者。说温州是一个充满时尚气息和率先理念的城市,也许就是瓯江从容地面对大海的秉性所赋予的。
       龙在瓯江?瓯江腾龙?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瓯江感受到了龙的风骨和神韵,感受了山的浑厚水的轻灵,感受了人的淳朴和坚韧,感受了物的经典和富贵……。
       然而,瓯江不仅仅是造物主用魔幻的巨手,端给生民们的“精神圣餐”,也同时赋予了自然性的“龙”的暴怒。山水的仁慈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自身对瓯江的态度,当人类只管享受瓯江的恩惠而忽视真爱、善待、美化瓯江,瓯江也时有突破限度的表现,水流横流,水侵堤岸,抑或河床收缩、植被退化、鸟兽疏远,这迥异的感受,盖源自瓯江局部在遭受侵袭的担忧,水源被废弃物淤塞,河床被无序采掘,水形态被人类频度活动妨碍,如此继续,坐视莫待,耸听的将不再是危言,其结果只能让我们自身渴念煨糊希望淡漠。
       倾闻在瓯江,这一未雨绸缪的远见已经得以实质性展开,瓯江最具原生态风貌的中流——玉溪至开潭段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已做了全面的论证,干流水利、水质保持、湿地保护与物种多样性,景观生态、河流游憩、交通体系等有关此河道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已经通过系统的视野和生态化的手法得以一一规划。
      有此举措,远虑近灾顿为免失,甚为欣喜。



编辑:陆军 来源:今日龙泉 2008-12-28 19:57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