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龙泉市区古迹名胜(景区)

龙泉市区所在地龙渊镇历史悠久,文物胜迹颇多。近年来已开辟宝剑青瓷寻根游,名山古刹假日游,古街民居风情游,水上乐园湖中游;尤其是瓯江像一条青罗带,从市区缓缓飘过,一路清明如镜,映着山水古城的绮丽风貌,处处是诗意盎然和画境的天然构图,让游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基本形成了连接稽圣潭塔、棋盘山、芳野曾家大屋浙大分校旧址、剑池湖遗址、欧冶子将军庙、剑瓷园区、宫头姜家大屋与叶溥故宅、龙渊公园、龙泉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清修古刹、牛门岗古文化遗址、临江游乐园等景点的环形城区旅游风景线,最终由临江上首橡皮坝处坐游艇至市中心留槎洲水上乐园。

稽圣潭塔  位于城东隅李家山上,明崇祯三年(1630年)建成。俗称圣潭塔。因其下圣潭得名。塔六面七层,砖构实体,每层作棱角牙子叠涩出檐。从第二层起,每面正中设有壶门式壁龛。塔刹呈伞形,结构严谨,形体宏伟,为进入龙泉市区标志物。登临此处,市区风光尽收眼底。   

棋盘山  在水南村东上有枰石,状如削成,称为“棋盘石”。石级依山而上,山顶有伴云庵及庙宇亭阁。庙中有“公婆殿”,庙旁有“公婆岩”。四周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旧时,每逢三月三踏春节,男女老少,尤以年轻夫妻联袂登山,谒“公婆岩”,祈夫妻和睦偕老。

芳野曾家大屋与原浙大龙泉分校  芳野原名坊下,是因当地有叶姓孝节牌坊而得名。“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浙江大学内迁,总校设贵州遵义,并于1939年6月在龙泉开办分校,校址选在坊下。分校主任郑晓沧教授是诲宁人,海宁语音中“坊下”和“芳野”同音,而郑先生又颇具雅兴,“坊下”就自然改名“芳野”了,并沿用至今。浙大分校旧址芳野曾家大屋座南朝北,共二进七开间,门楼欧州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中西合壁。一进为二层,二进为三层,天进两侧有厢房,还有后花园,占地面积约3亩,是该村绅士曾水清在民国十年(1921)所建,故称“曾家大屋”,浙大龙泉分校在此头尾办学7年,招生七届,约1000人,曾哺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1945年11月迁回杭州。现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浙大校史馆和龙泉历代名人馆,为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剑池湖遗址和欧冶子将军庙  剑池湖位于城南秦溪山边。古时,山南侧有七井,如北极星形分布,井水甘冽,铸剑先师欧冶子在此汲水淬剑,能增强刚度,不易生锈。当第一对雌雄剑制成时,忽然化为一道金光射向天空,倾刻又变为一龙一凤翱游云际。后人为了不忘欧冶子铸剑的功绩,在所产之剑上均刻上七星和龙凤图案。如今七井尚存一口,井上古松已不复见。井南有一亭,称“剑池    阁”,飞檐桃角,雕梁画栋,文革初期被毁,1989年修复。在此对面北侧建有“欧冶子将军庙”,以纪念这位天下第一剑一龙泉剑的创造者,可供游人瞻仰参观

剑瓷园区  系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占地189亩,人住宝剑、青瓷企业83家,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游人在此花园式园区内,既可以欣赏到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那精湛的生产艺术和工艺流程,还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纪念品。

宫头姜家大屋  位于城西宫头村,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平面呈纵长方形,纵轴线上依次为一进、天井,二进,天井。天井两侧均有厢房。建筑五开间,通西宽24米,通道深29米,内各扇门、窗、雀替、额枋均雕刻精致。门前座式桅杆墩,铭文有“恩贡姜士焕”等,就在这座大屋的近邻吴文达员外故居曾发生过被誉为浙西南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相传明隆庆年间,吴员外之女吴三春爱上了在她家帮工的织绵能手高机,其父反对这门婚事,善画、能刺绣的龙泉才女吴三春认为,纵有良田千亩,不如一艺在身,毅然出走,与志同道合的高机结为夫妻,爱情道路曲折坎坷,几度悲欢离合,但彼此爱慕之心始终不变,可歌可泣。叶溥故宅  东邻姜家大屋,明代建筑。纵轴线上依次为台门、天井、前厅、后厅、天井和照壁。天井两侧有厢房。天井海墁用条石制作,棱形浮雕为花卉、古钱、麒麟、鹤、鱼等图案。叶溥,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福州知府、江西布政致仕,著有《槎溪集》,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被誉为“叶青天”。

九姑山公园及龙渊古炮台  位于市区北隅九姑山,面积一千多亩。早在北宋即为栝苍名胜,时邑令建亭于山上,名“最高亭”,取市镇中亭最高之意。相传昔有县令九个美丽聪慧姑娘安葬于此山。九姑山公园经多年建设,已有亭台、花廊、花圃、水榭等仿古建筑。尤有市园林管理处重点投资建设的花圃令人叫绝。它系园林花苑,形似苏州拙政园,苑内曲径通幽、古松修竹,披翠盖绿,亭台楼阁映衬在花丛之中,各类鲜花竟相开放,是龙泉市民假日休闲必到之处。清雅寂静的公园小径四通八达,东至清修古刹,西邻儿童乐园,南依龙泉博物馆,北通  森林小区,并由此上山1公里,可至古炮台。炮台建于民国,有民谣曰:“龙角吹起响连天,龙泉山上造炮台。炮台修起防红军,红军一来四门开!”现炮台遗迹成了一大景观。登临炮台,山城风光,尽收眼底,诱人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龙泉博物馆  位于九姑山上,紧邻龙渊公园,环境优美,是龙泉人民弘扬本市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也是外地来宾和游客了解龙泉必不可少的游览景点。它建于1989年,馆藏文物极为丰富,有远古时代的恐龙蛋化石,新石器的石斧、石矛、陶釜,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唐代的铜佛和宋代的两口青铜古钟等。分设青瓷馆、宝剑馆、林业馆、综合展厅。收藏品以龙泉青瓷为主,三级以上青瓷文物3000多件,馆藏北宋龙泉青瓷五管瓶系无价之宝,其照片于1998年被印刷为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特种邮票。因该馆是中外考古学者研究龙泉青瓷的基地,每年都要接待中外学者十几批,因之它又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龙泉青瓷博物馆,全国人大常委、著名考古学家毛昭晰是该馆的名誉馆长。

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市区北隅安清山麓。195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45亩,建筑分门楼、陈列馆、墓地三部分。内有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馄、张麒麟等烈士墓,建有浙西南特委书记宗孟平、广州起义主要领导者季步高烈士碑亭及粟裕、李逸民将军骨灰冢。陈列馆内陈列有100多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照片、遗物和革命文物。门额“龙泉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粟裕大将题写。陵园正中建有高耸壮观的“烈士纪念碑”。陵园内墓、碑、亭、石阶、栏柱、幽径、花坛等,布局井然,错落有致,融陵墓与花园为一体。

清修古刹  位于安清山麓,烈士陵园东侧,初为道场,后晋天福九年(944)开山建基,名清修讲院。明正统乙丑年(1445)改称清修寺,沿用至今。该寺座北朝南,纵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革”时毁,现修复)、观音殿。现存天王殿为清乾隆年间所建,观音殿为咸丰年建,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内有木樨两株(金桂和银桂),人称唐桂,东侧林高15米,胸径o.74米;西株高16米,胸径0.8米。枝繁叶茂,使两株枝蔓连理,形同情侣。每到中秋,桂花满枝,清香四溢。寺东有古井一座,称卓锡井,清澈甘冽,传可愈吐泻疾。历代有诗题咏。门额“清修寺”三字系已故中包佛教协会主席赴朴初题书。每年从闽浙赣边区来此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牛门岗古文化遗址  位于城东北隅牛门岗,西至市人民医院后山中央岗,东达临江湾,面积约4平方公里。1958年发现石器有石斧、石矛、石箭簇、石纺轮、石石奔、石刀、网坠等。陶器有釜、瓶、盂、碗、小缸、罐等。陶质为印纹、印陶、红陶。纹饰有编织、叶脉和方格纹等。还发现有恐龙蛋化石,以及原始瓷等物,经省文物部门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临江游乐园  位于市区最东首,原临江造船厂改建而成。它依山傍水,翠竹悠悠,江水悠悠,其溪滩平坦宽阔,水面平静如镜,周边有青松翠柏环绕,具有民族风格的吊脚楼、小木屋、竹楼和小帐蓬隐匿其间,水上荡力‘游泳、沙滩烧烤野炊、竹楼赏景、木屋唱歌玩牌,是游客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留槎洲水上乐园及留槎阁  位于市中心龙泉溪上,又名蒋秦圩。因蒋溪与秦溪冲积汇成,古传有仙乘槎泛水因留于洲,故名。昔林木葱郁,桃柳相映,亭阁高耸。北宋元佑年间,苏东坡书“留槎阁”三字,龙泉乡宦何才翁刻匾于阁上,高阁凌空,亭姿雄伟。时诗人陈舜俞曾为此阁题诗一首,其中“凭谁为问槎边客,未必无人犯斗牛”,被后代文人誉为警拔之诗句,东坡居士榜书“留槎阁”三字似行云流水,又刚毅遒劲。书、诗、阁融为一体,为宋代江南一大景观。宋尚书郎、龙渊镇人季南寿写有“留槎阁记”。明代顾大典、夏舜臣等诗人有诗词题咏于上江苏人毕台策任龙泉知县期间,曾创建留槎精舍,并留有“手种槎洲多小树,未开花日不胜情”之诗句。据传,留槎洲上之亭、阁、舍均毁于清末,后人曾有意向重建,但未遂。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龙泉人民乘“二次创业”之东风,重振留槎洲昔日之辉煌,改建为水上乐园,留槎阁得以恢复,还有一座现代化大桥飞临洲上,蔚蔚壮观。因临江上首栏坝蓄水至留槎洲五里已汇成宽阔的长湖,使留槎洲周边的水上游乐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游乐服务设施相继配套,尤其洲边水滨别具一格的风情小筑与古色古香的洲上楼、台、亭、阁浑然一体,使游人既领略到怀古之幽情,又享受到现代生活之逍遥。

佛山寨 位于塔石乡与大沙之间的佛山之巅,海拔792米,又名得道仙尖,俗称寨背,元末,邑人胡深大将军曾筑寨于此,故叫佛山寨。历为邑人秋之登高之胜地。寨屋依岩构筑,悬空挑架,蔚蔚壮观。旁有岩泉滴沥,甘冽益脾。晴日登临,一城之胜俱揽。古人勒字于岩壁,年久字迹漫漶难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徐声越于1941年游佛山寨作《石壁诗》。诗中有“苍崖孕竹树,栏槛凌虚空”之妙句。

章府会小孤山 八都镇西北2公里的章府会村的横溪西岸,有一小孤山,形圆如日,俗名日山。系明初御史中丞章溢的故乡,他在此建有章中丞鼓楼花园。现花园遗址尚存。章府建筑如其人俭朴,与民宅相似,青砖素瓦,古朴淡雅。府疥有一阅兵场,系章溢操练兵勇之地,府旁建有花园,以树木水池为主,亭阁相间点缀,错落有致。元末,刘基,宋濂曾来此处,与章溢对弈,商讨时局。在小孤山顶筑有三层鼓楼,上架大鼓,为击鼓报警之器。邑人季汝明诗曰:“鸟啼花苑月,雨霁鼓楼烟;野牧忘兴废,斜阳籍草眠。”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叶溥过章府有诗云:“勋名开国竟何如,身没横溪已不祠;山暗古楼支破冢,挤容驷马断危基”。昔日胜迹,现已为研究明史、怀念章公之胜地。

畲乡坤德桥 位于竹烊畲族乡盖竹村水口,为悬臂式廊屋桥,东西走向,桥长42.6米,宽4.1米,一墩二孔为石木结构。桥梁采用简支、悬臂结合方法建造,桥墩上游分水尖被雕成鸽子头像,面对盖竹村,象征和平与幸福。桥上有花厅式的桥榭15间,雕梁画栋,造型新颖。桥面条石贯中,两侧设长条木板凳,供行人凭栏憩息。桥两端有桥递式引道,西桥头,还建有桥庙。整座古桥建筑精巧别致。据碑文记载:“由民国十七年冬开始,民国十九年冬造成,共费银一万九千元有另”。资金来源系村民罗黄氏独资兴造。因罗黄氏年轻守寡,所以坤德桥又叫寡妇桥。她一生节衣缩食,乐施善事,济贫扶困,在其晚年倾其所有,建成此桥,造福后人,在中国民间也属罕见。

上垟源底古民居 上垟镇源底村是辛亥革命志士徐仰山的故里,“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只见粉墙高耸,鸳瓦黛青,掉楔鸥吻,雕梁画栋,尽显浙派山乡建筑特色,是龙泉古民居之典范。全村2000余人,几乎都住在百余幢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里。而且,由于历代定居在此的徐氏家族注重营造村落风水,形成了独特的带形水村的格局,整个村落依山靠溪,在喇叭型峡谷形成。一个可蓄水,可灌溉,可防火,可供居民生活用水与自流排水的带形水村。村上首以徐仰山故居为代表,均系一式的“四水归堂”。走进古民居就看到天井,四面高墙中狭长的一方天井,使得老房子更加的幽暗凄迷。据说一是防盗,二是相信“暗室生财”的风水,三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四方风水归中堂,四是寓意人丁兴旺,可谓“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由于地狭人稠,这些古民居相连,鳞次栉比,挤挤攘攘。而建于清末民初的徐迪斋父辈古宅,其气派就大多了。因它建在村尾的喇叭口上,土地广阔,尽情发挥。这座豪宅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七植三进72间房,大小天井15个。分外院、中院、内院,前堂、中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会客厅,以及女佣住室、长工住室、贮藏室、厨房、马厩、粮仓、轿廊、走马楼,花园等,并设有活水池塘和水井,用水不需出门,宅内砖、木、石三雕俱佳,尤其是四周做防火墙用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加上飞挑的脊饰吻兽,形成一道特有的古色古香的富丽风光。   

玉华山(破刀山) 位于宝溪乡和上垟镇交界处,海拔1392.1米,清《龙泉县志》载:“玉华山在六都,距县九十里,峰峦秀特,不可凭凌,元季李升曾结庵隐此。”两峰之间峭壁高百米,相距数米,其形酷似刀劈,峡谷间形成穿风峡。此景举国罕见。

匡山看松庵 位于宝溪乡宝鉴村与福建浦城富岭镇交界处。明开国功臣章溢曾隐居此处,此庵位于匡山之山洼,四周悬崖峭壁,古杉倚立。章溢在此结庐曰:“看杉庵”,取“与杉为邻”,“看杉得幽情”之意。庵内筑室数楹,主室“苦斋”,为章溢阅史著书处,四面建四亭,分曰:“清高”、“环中”、“惟天在上”、“烟云万顷”。元末明初,刘基、宋濂防此,分别作《苦斋记》、《看松庵记》。

龙井五显庙 位于龙南乡龙井村水口,清光绪22年(1896)建。龙井村有水潭,深约20余丈,称之为“龙井”。五显庙是清代典型的寺庙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纵轴线上依次为前厅。戏台、春亭和后厅。戏台与春亭间有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周围墙垣。庙体宽16米,深40米。庙宇门面山墙石雕。砖浮雕,工艺精细。春亭建筑,造型优雅,装修古朴,设计精巧,图案融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庙宇内外,林木苍翠,环境宁静、清幽,显得庄严肃穆。

石玄铺龙王宫 位于屏南镇石玄铺村。村尾路旁有一块平坦的岩石,岩石旁有绿树遮荫,过往客商均在此停歇,方言称石为“砖”,停歇处为“铺”,故名“砝铺”。村的公路边有一古建筑,名龙王宫,建于清代(1829年),设计精巧,雕梁画柱,气势宏大。在该村下隆丰溪有九处瀑布,岩祭下有一水帘洞。相传此洞住着一条黄龙,为百姓抗旱布雨,保一方平安。土地公奏章请功,玉皇大帝封这条黄龙为九祭行雨龙王。后来此方百姓为纪念龙王,祈求一方风调雨顺,建此宫。

黄南植壁殿 位于小梅镇的群山怀抱之中,背山面水,始建于唐末(905年),至今有千多年历史,是浙闽边界负有盛名的古殿之一。几经修筑、扩建,现有大帝殿、观音堂、钟鼓楼等建筑。古殿雄伟,金碧辉煌。其大帝神像制作为浙、闽、赣一绝。每年请人给大帝换紫袍时,机关一按,就会自己站起来,手脚能伸缩;换好紫袍,机关一按,自然坐下,手执仙刷栩栩如生,如同机器人一般。沿大殿左侧小路往上走几十米,登上10多米高的五层钟鼓楼,敲打铜钟、大鼓,声震lo里以外。古殿内有批珍贵文物,如唐柏、宋桂、石狮、元盒、明鼎、铜香炉,清乾隆御笔。“古鉴” 道光石碑等,实为一方佛教圣地。

古来山 位于查田镇赵麻圩、石隆、新丰、坑里等村之间,海拔683米,东南面悬崖峭壁,西面群峰林立,北面地势平坦。山上名岩寺有大雄宝殿、白鹤老仙殿、岩玉殿等殿宇。四周苍杉翠竹、泉水淙淙,庙前有两株千年古柏,至今仍生机盎然。古刹始建于隋朝,是龙泉十八古刹之一。南宋兵部尚书季可,晚年归隐古来山,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蔚为壮观。右来山地势险要,风景独特,自然景点十八处,处处令人流连忘返,其中尤以刹盘、天东岩、档剑峰、西井青泉等景观最为著名,明初邑人学者叶子奇有十八景诗,足证在明代,古来山已成为名胜之地。

溪口哥窑古窑址 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青瓷古窑址的一支附属窑系。其哥窑瓷片既有厚胎铁骨,又有薄胎铁骨,尤以夹心饼干似的薄胎为贵,是目前发现的全国唯——一座薄胎铁骨哥窑古窑址,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编辑:陆军 来源: 2008-12-30 20:4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