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业各出奇招过寒冬
新春伊始,牛年初启。新的一年,企业界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如何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危中求机强信心、难中求进定目标、快中求好保增长”的新年新号召,如何率先为龙泉发展带来更多的信心,更是备受期待!
日前,记者在企业走访时惊喜地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在华尔街阴霾依旧的时刻,我市企业已早早地在春节鞭炮声中抖擞精神,率先启航。他们信心满怀,鼓足了“牛劲”,纷纷以扩内销、求创新、练内功、巧开源等形式,各出奇招,取暖过冬,力争在牛年再创辉煌。
扩内销 思路一变天地宽
全球金融风暴来袭,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出口企业。
浙江商讯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外贸型的企业,以生产数据电缆、通信电缆和综合网络布线等为主,产品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次贷危机引发到全球金融风暴时,该公司发现国外订单在悄悄地缩水,资金回笼越来越慢。
面对危机,商讯科技沉着应对,及时调整战略,开发新产品,创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国内市场占有量,实施国内国外市场“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因此,尽管去年出口产品有所回落,但该公司产值还是突破了2亿元。公司董事长林健康说:“早在去年,对于金融风暴有所感觉时,我们就意识到非扩大国内市场不可了。所以,我们公司借异地技改之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线缆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在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的基础上,积极着手‘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并开发新产品”。
“SAECY商讯”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同时,该公司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产品“环保型100MHZ大对数数据电缆”也研制开发成功,其技术工艺被国内专家认定为已达到领先国内的水平,被列入2008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产品。
凭借品牌和产品优势,大年初十,林健康带领几位企业精英赶赴江苏等地,开拓新市场,争取新客户。“今年,我们将以新产品为经济增长点,力争年产值达到2.6亿元”。金融风暴没有这么快消退,但对于2009年林健康依然充满信心。
和浙江商讯科技有限公司一样,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三分之二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去年,该公司总产值达1亿多元,国内销售额仅2800万元。今年,该公司的策略也是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去年年底,在副市长叶新亚的带领下,聚珍园董事长程汉友等曾到上海华联超市总部考察。上海华联超市在全国有800多家分店,这种规模让程汉友他们惊叹,充分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倘若能进入这家超市,就是每家分店每年为我们销售1万元的产品,那我们的产值也能增长800万元啊。”程汉友说。目前,聚珍园与上海华联正洽谈合作事宜,这仅是聚珍园开拓国内市场的一个信号。为开拓国内市场,聚珍园今年不仅从本单位选拔优秀的员工充实到业务部门,还将高薪聘请国内业务销售精英,一轮国内市场开拓热潮将在该公司掀起。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哪个外商不想来?外商能来,我们自己的企业为什么不去占领呢?从原来将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广到国外,变为国内销售,在中国经营市场,这正是今年许多出口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一种新经营策略。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企业通过加强研发、创立自主品牌等形式扩大内销,开拓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进一步增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求创新 胜人一筹占先机
浙江伟林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市回归工程中的一家重点企业。这家去年才投产的公司在中国国际工程建材机械设备博览会上曾名噪一时,让不少国外客商惊叹不已:“中国也有制造挖掘机发动机锻钢曲轴的厂家了!”
锻钢曲轴是挖掘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也是挖掘机的主要易损件,其技术含量相当高。该公司先后与辽宁五一八公司、中国一拖集团等国家重点企业合作,突破了传统的工程机械制造工艺,生产出了7种锻钢曲轴,填补了挖掘机发动机锻钢曲轴在国内生产的空白。去年11月中旬,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浙江伟林”第一次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获得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先后有埃及、约旦、伊朗、印度等国家的客商来到该公司参观考察。
应该说,浙江伟林机械很幸运,去年4月份调试,到10月份就生产出合格的国内首创产品,并在当年创出了2000多万元的产值。然而,浙江伟林机械投产之年却是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对此,浙江伟林机械董事长林素伟不以为然:“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开了欧美市场,主要开拓中东、东南亚市场。”当然,表面的“不以为然”并不是不重视,为稳妥地开拓市场,浙江伟林机械专门组织人员到有关国家专门进行了考察,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机型,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掌握了第一手行情后,今年该公司准备投入巨资建立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研发7种新产品。去年年底,该公司还与浙江大学实现了企校联合,努力在工艺和技术上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林素伟认为,这种时候,企业应当自主创新,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在这次全球企业重新洗牌的时候,抢占一席之地。展望未来,林素伟信心满怀。
在金融风暴面前,现年32岁的浙江辉达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昌伟也是信心十足。他说:“风雨之后见彩虹。金融寒冬一过,便是企业春暖花开的时候了。”
刚在去年建成投产的浙江辉达模塑有限公司是我市的一家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及五金冲压零部件产品。大年初三,在温州过春节的万昌伟就匆匆赶回龙泉,准备开工事宜。大年初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企业正式开工。
金融危机对于这家技术型企业影响似乎并不大,年一过,该公司产品订单就纷至沓来。“今年,我们准备提升企业管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提高‘御寒’能力。”万昌伟说。上半年,该公司计划新购20台模具设备,研发新产品,争取下半年投放市场。
万昌伟表示,2009年是该公司打基础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有信心,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顺产顺销。
练内功 “强身健体”抗严寒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06年6月15日,龙鑫化工双氧水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两条双氧水生产线瘫痪,损失惨重。坚强的龙鑫职工没有被巨大的灾难吓倒,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努力,2007年6月8日,龙鑫化工建成了年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三的双氧水生产线,并顺利投产。2008年,该公司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与“6.15”前的产值持平,重新成为我市十强企业之一。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外市场需求衰退使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纺织业大受打击,省内外停产企业比比皆是。纺织业是双氧水的一个重要市场,受其影响,双氧水价格大跌。龙鑫化工又遭遇到了新的挑战。
在关键时刻,龙鑫化工一方面通过技改,以低价购进劣质煤,然后将劣质煤转变成优质煤,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倒算法”,推算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产品最低生产成本,进而对每一个工序提出具体的成本数字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抓的就是内部管理,哪道工序超出计划的生产成本,我们就寻找分析原因,争取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公司董事长姜鑫说。
用量最大的原材料煤,通过技改,成本降低了30-40%。而通过“倒算法”,相同产量质量下,原材料的消耗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姜鑫表示,该公司在资源能源利用率上狠下功夫,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御寒”能力和水平,练的就是“内功”。在金融风暴面前,人人都有了危机感,从而激发了更多员工的潜力。大家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事实上,面对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许多企业都在苦练内功,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通过成本计算,改进了与农民的合作方式。前几年,在该公司的产业基地中,农民只是打工者和出租者的身份,主动性不大,公司生产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今年,该公司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技术上提供培训与指导等服务,在销售上提供最低保护价的订单,鼓励农民自主生产。通过几年来公司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动作,许多在基地上打过工的农民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农民自主生产的积极性也很高,目前,该公司的基地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就需要一个转型和升级时期。因为金融风暴,经济不景气,使得企业转型和升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在当前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正好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把内功好好练练,前几年都忙于扩张,现在到了练内功的最好时候。练内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下一轮的经济周期做准备。
巧开源 引得活水滚滚来
应对金融危机,应当节流抗风险,但“开源”也至关重要。 “开源”意味着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资金和项目,然而,在众多企业都停止对外扩张的时刻,我市企业如何开源呢?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许多企业也有“开源”妙招。
将公司资源重新整合,这是部分企业的“开源”招数之一。几十年来,双氧水价格时升时降,久经波折的姜鑫意识到,在产品低价时期,规模效益十分关键。龙鑫化工在杭州萧山有一个分公司,今年,该公司准备将这个年产3万吨的双氧水分公司生产线搬回龙泉,扩大生产规模,谋求规模效益。
浙江聚珍园通过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在云南建立了水果基地,在福建建立了矿山公司,在安徽还有房地产公司。今年,该公司将省外企业转让的转让,放弃的放弃,回笼资金集中在龙泉投资。同时,增大了应收款的回收力度,确保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发展企业。
利用自身优势招商合作,也是这两家企业老总当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两家企业都整合资源,挤出用地空间,推出优势产品项目,外出招商。目前,龙鑫化工与省外一家企业的合作洽谈已有眉目。台湾一公司也有意投资100多万美元与浙江聚珍园合作上脱水蔬菜项目,程汉友表示,将以真诚的态度、优惠的条件,力争促成该项目。
以最快的速度回笼资金是浙江辉达模塑有限公司寻求发展资金的主要方式。万昌伟表示,为确保公司资金链的正常,他们制定了“3个月资金回笼”制度,严防资金的超期回收。正是因为严格操作此项制度,该公司才能在去年大量投入资金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后,今年还能拿出巨资购买新设备,开发新产品。
阳光总在风雨后。金融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前进,危中求机,转危为机,就一定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春天。 记者 姜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