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从征13%退5%到征17%退13%

农产品出口退税调整激发企业活力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的逐步渗透,我国外向型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农产品企业出口压力逐渐显现。在外需下降、出口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日,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却信心大增。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农产品企业的这份信心源自于退税政策,今年3月起,精深加工农产品从征13%退5%调整到征17%退13%。

退税差异  企业面临“生死挑战”

       地处浙西南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是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香菇、木耳都是三地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丽水香菇业更是蓬勃发展,香菇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3,香菇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食用菌从业人员达70多万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其原来出口退税却与其它地方存在着差异。
       前几年,在我国不同地方,农产品出口退税情况不同。部分地方脱水蔬菜(包括脱水香菇)实行征17%退13%的政策。但丽水市农产品退税率却很低,实行征13%退5%的政策。
       这样一来,退税率高的地方就比丽水市高出了8%。这个8%成为一条“生死线”,丽水市包括我市在内的农产品企业马上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
       在我市,农产品出口主要以食用菌为主,食用菌企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退税政策不同,导致成本不同,我们的产品根本无法与退税率高的地方实现公平竞争。同一种价格,他们有钱好赚,而我们却要亏本经营。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大量客户流失、生产企业倒闭。”市食用菌协会会长、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子敬提起前几年的生产经营,依然心有余悸。
       眼看一个个客户流失到其它地方,企业家们心痛不已。为求生存,丽水市许多企业只能跟着客户到退税率高的地方办厂。
       从丽水市的一组数据中也可看出,1995年,丽水香菇出口已达5535吨;2006年,降至1801吨。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吴子敬说:“由于产品无法公平竞争,我们公司就有好几位日本和韩国的大客户逃到其它地方。当时,我都有将企业迁移到外地的冲动。但是,我知道我们又走不了,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扶持,广大菇农对我们的依赖,让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只要这份感情还在,我们就不会迁移。”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我市,不少食用菌企业家的想法与吴子敬是一样的。企业走不了,但长此以往,又危机重重,广大菇农也将深受牵连。无奈之下,企业家们只好联合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税收政策的要求。

想方设法  追求“希望之光”

       此事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及国税、经贸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调研中,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都发现,当前,我市不少农产品企业的精深加工设备在国内都是一流的,部分企业取得了食品安全相关证书,有的甚至取得了《脱水蔬菜生产企业注册资质》,为什么我市企业不能享受高退税政策呢?
       然而,政策的调整得由国家来定。作为主管部门的市国税局从此踏上了艰辛的香菇出口属类认定之路。他们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形成数据报告上报上级部门。他们通过与兄弟县市的沟通,促使丽水市有关部门拧成了一股绳。几年来,市国税局政策法规科科长也记不清局长带着他多少次地跑部进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主动出击,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事由,提出申请。在他们的努力下,省、丽水市有关部门领导都来到我市作专题调研。
       由于事关丽水市内所有农产品企业的利益,丽水市委、市政府及丽水市国税局、丽水商检局、丽水外经贸委也高度重视此事。他们逐级向上反映,争取到了省长吕祖善、副省长钟山等的支持,吕祖善和钟山分别作了批示。2007年9月,按照省长的指示,省外经贸厅、杭州海关、省检验检疫等部门共同来龙调查。2008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指派专业人员来龙作进一步的调查。今年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一纸关于丽水市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指令终于下到了我市,努力了3年之久的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结局。

政策调整  企业净增800余万元

       丽水市内精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征税从征13%退5%调整到征17%退13%,其中的精深加工农产品包括食用菌、蔬菜和笋等。得知此事,企业家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这个政策像春天的一场及时雨,提振了农产品企业的信心。
       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年出口精深加工食用菌3000多万元,政策的调整让企业马上尝到了甜头。吴子敬初步估算,扣除成本和抵扣费用,他们公司年增加利润100多万元。有这100多万元当基础,企业可以让利给客户,实行公平竞争。4月份,该公司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客户的市场策略,顺利争取到2位日本客户回流,当月增加销售额150多万元。
       企业的良性循环让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天和公司加强技改,投入了1000多万元,新上一条黑木耳脱水洗水生产线及食品安全生产检测设备,以生产更多的脱水黑木耳,同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也由原来的1360亩提高到2000多亩。吴子敬说:“过去,精深加工产品只占了公司总量的一半,新上这条生产线,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将提高到70%以上。”
       与天和公司一样,受此政策调整的影响,其它农业企业特别是食用菌企业都是信心满怀。他们加强技改,扩大生产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客户,应对危机。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上年产值测算,此项政策调整后,预计今年可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利润800余万元。
                         记者 姜爱华



编辑:季靓 来源:《剑瓷龙泉》 2009-05-27 10:3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