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从芳野到曾家大宅(一)

——访浙大龙泉分校旧址

       1943年1月编录的《国立浙大龙泉分校教职员暨学生通讯录》和龙泉县志中一段关于国立浙大龙泉分校的介绍,是目前龙泉市档案馆仅存的与浙大有关的文字史料。
       “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民国28年6月建立,初名浙江大学浙东分校,校址在城郊芳野曾家大宅,陈训慈为分校主任。设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和先修班,分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机、化工、机械、土木、农艺、农化、园艺、蚕桑、病虫害、农经等17个系。只设一年级。民国29年春,改称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6月,郑晓沧继任主任。
       民国30年秋,增设二年级和师范学院。增建简易校舍及师生宿舍。芳野设理、工、农三学院及校机关,称一部;石坑垅设文、师两学院,称二部……民国28—34年,共招生7届,约1000人,34年11月21日,该校迁回杭州。”
       8月15日,我们来到龙泉浙大分校故址寻访,在找到不多的文字材料后,我们更希望从知情人口中亲耳聆听分校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来丰富我们对分校的感知。
       吴文楠曾在浙大农经系就读,毕业于1946年,如今已经85岁了,他亲身经历了芳野那段难忘的日子。老人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的记忆大不如前,但还是为我们描述了一些当时的情况。“那时候的生活非常艰苦,没什么吃的,只有青菜、黄豆之类,荤菜几乎没有;也没什么穿的,大家都很朴素;课程很紧张,学生读书非常勤奋;课余活动很多,我们经常演出一些抗战的剧本……”

“芳野”的由来

       驱车来到距离龙泉县城约3公里的芳野村,远远地便望见一片青砖黛瓦,在环抱的青山和一望无垠的田地中显得分外显眼。一路上,青草的气息伴着遍野的绿意扑面而来,摇曳的花朵似绿毯中的织锦,心中不由暗自称服,“芳野”之名果然不负美誉。
       宁波大学原校长朱兆祥曾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记忆中的芳野:“春天到来的时候,垅头流水潺潺,田边白鹭低飞,特别是油菜花香遍了田野,迷人欲醉。这种静谧的田园景色,真是令人神往而永志不忘。”
       1939年至1945年的战火纷飞中,浙江大学在浙江龙泉开办分校,历时7年,为东南各省的学子就近求学提供便利。分校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科学家,也促进了龙泉山区的文化发展,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了解,“芳野”地名的由来就与浙大有关。芳野原名“坊下”,因该村的一座叶氏牌坊而得名。1941年元旦,在浙大分校举行的一次全校师生聚会上,当时的分校主任郑晓沧先生目睹四下里芳草萋萋,耳闻村间鸡犬相鸣的情境,由景生情,提出将“坊下”改名为“芳野”,英文名为“fair yard”,取芳草遍野之意。此后,“芳野”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参观旧址时碰巧遇见了在那休息的曾泽溪老人,他已经80高龄了,对当时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告诉我们,由于是屋主的亲戚,他经常到学校玩,看到浙大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很多人有早起读书的习惯,当时点不起灯,学生总是抓紧白天的时间尽可能地多看书。他总是在黄昏的山野路旁看到学生捧着书读,具体读的什么不记得了,但那一幕已深深留在他的脑海。
       战火纷飞中,经常能听到敌机的轰炸声,有时候敌机就在上空盘旋,警报也是一天拉响几次,但学校还是坚持上课,学生听到警报后就躲到附近的防空洞,一拉完警报又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龙泉市青瓷博物馆的馆长吴秋华临时充当了我们的“翻译”,用龙泉话与老人交谈。我们还受到泽溪老人的邀请,到他家中做客。老人说,当时有四位浙大老师住在他家,他至今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姓,“一个是姚老师,一个是丁老师,一个是吴老师,还有一个是钟老师,其中丁老师是女的。他们待人很和善,与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老人说,当时还有5家农户家中住着浙大的老师,彼此的关系都很好。
                                                                                                     (未完待续)



编辑:陆军 来源: 2009-08-24 21:0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