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的成功创作为龙泉宝剑文化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龙泉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项吴菊)县庆节庆期间的2009龙泉国际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中的最后一个方阵“剑龙欢腾”出场时,那磅礴的气势使观者为之震撼。
龙泉市丽源姜业合作社社长、石达石乡南弄村村民刘继平说,“剑龙欢腾”出场时,演员们抬出来的是七把巨型龙泉宝剑,想不到宝剑出鞘后居然幻化成七条巨龙,在低沉的鼓声和欢快的音乐声中,剑龙的大气与霸气都体现出来了,看后令人久久难忘。
龙泉宝剑研究人员吴锦荣认为“剑龙欢腾”很有创意,把龙文化和剑文化很好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以剑为载体,以剑龙形式来表现,使龙文化和剑文化相辅相成。
据介绍,“剑龙”是根据欧冶子于龙泉秦溪山下七星井边铸剑、剑化成龙的典故创作的,该创意是对龙泉宝剑文化的发扬和丰富。“剑龙”和传统的舞龙有区别,虽然同是传统文化,但宝剑在古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剑和龙的结合更加显现出它的不同凡响。“剑龙”的特色要点就是大气与霸气,就是所谓的“魂”,此次表演充分体现了这些特色,首先阵势铺得开,七条龙的点位定得准,动静结合,动如脱兔,静若止水,舞得起,控得住。再就是音乐有特色,在起承转合间运用三声苍劲的先锋号角奏出龙泉宝剑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铜管乐和大鼓的合奏荡气回肠,奏出宝剑的王者之气,闪电雷鸣与低沉的鼓声结合显现“剑化金龙”的磅礴气势,尾声欢快的打击乐体现金龙升天、畅游云海的喜悦。还有就是气氛的辅助,龙旗的挥舞、跟斗的翻腾、烟效的运用保证了整体效果。
大巡游艺术总执行胡炳康认为,一项大活动总得留下些什么,前两届节庆的龙泉山歌和《爱在龙泉山水间》深入人心,这次“剑龙”的成功创作为龙泉宝剑文化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