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改善就医环境 提升服务品质

市卫生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卫生基础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借着这股东风,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卫生基础建设,大力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以“人”为重点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为了保证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市卫生局通过以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培训,加强对基层卫技人员的业务指导,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通过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中英合作项目循证医学培训、全科医生培训等形式,卫生行政部门按计划落实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积累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此外,不断有高素质人才补充到医疗卫生队伍中是保证卫生工作高质量运行的关键,2010年我市预备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和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医学类专业人员42名。

以“器”为辅助

       医疗仪器设备的硬件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就医满意度,也是衡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近几年,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多个乡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各种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和救护车,使乡镇卫生院改变了以往在老百姓心目中只有“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的落后印象。
       2008年市卫生局筹资50余万元,为安仁、八都、小梅和龙南4家中心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2009年共组织三批次的医疗设备采购,共采购医疗设备40台,采购金额达320万元;2010年,市卫生局在二十三届浙江省医疗设备展览会上采购医疗仪器设备82件,成交金额为265.88万元;采购信息化设备27.06万元,完成了全市计划免疫信息化和新农医即时报结信息化全覆盖,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施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以“建”为保障

       我市许多基层医疗机构用房大多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目前多数都出现了破、漏、塌的现象,一方面不利于日常医疗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有损卫生行业的形象,使群众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改变这个状况,在市卫生局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新建及改扩建项目9个: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城北、小梅、安仁、兰巨、上垟、锦溪、大沙、供村卫生院,总建筑面积11230㎡,总投资1962万元;维修项目14个:市妇保所、道太、八都、查田、王庄、茶丰、新民、福源、义和卫生院以及龙渊、西街、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9000㎡,总投资245余万元。在建项目4个:龙南、屏南、住龙、泗源卫生院,总建筑面积3470㎡,总投资702万元。进行项目前期6个:竹垟、查田、石达石、宝溪卫生院和市卫生监督所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7450㎡,总投资1710万元。还有一些项目列入了未来几年的基建工作计划,这些项目几乎涵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基层医疗机构。
       投资2.39亿元的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是近年来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市人民翘首期盼的建设项目。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市人民医院迁建列入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2009年该工程连续被列入全市“双十工程”重点项目,2008年还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2009年,该项目在完成立项、环评、可研、征地、初设方案会审等前期工作后,今年3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的迁建,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不难看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为了不断地迎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为了不断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卫生基础建设的不断改善,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市医疗卫生行业发生质的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讯员 蓝涛



编辑:陆军 来源:《剑瓷龙泉》 2010-10-20 20:06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