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中共龙泉历史要事简述

(上接7月5日4版)

屏南南一社建设“红旗渠”

       上世纪50年代,屏南乡坪田李、坪田叶两村村民为了解决农田干旱问题,开山引水,硬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冒着风霜雪雨,苦干实干,成功地修筑了被称为屏南的“红旗渠”的引水渠道——九坞水渠、老鼠岩水渠和牛场水渠,使千亩稻田得甘霖。
       坪田李、坪田叶两村处于龙泉南部海拔1000余米的高山上,农田干旱缺水成为一直难于解决的问题。1957年10月,两村结成农业合作社——南一社,为使合作社粮食丰收,解决农田缺水成了首要问题。在屏南乡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南一社负责人李承珣、沈朝帮、叶世贤等积极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修水渠,经过多次大讨论,多数群众赞成在缺少设备的情况下,土法上马修水渠。通过召开干部会、群众大会,层层发动,形成兴修水利高潮,提出“苦战一冬春,誓降旱魔保丰收”口号。共动员组织了84名男劳力和100多名妇女参加修筑水渠。经过一冬春的艰苦奋斗,克服了无测量技术人员、无雷管炸药、无国家投资的重重困难,到1958年3月,九坞、老鼠岩水渠开始投入使用,接着又修筑了牛场水渠。到1958年底共投工7800个,修筑了5处10000余米水渠。从此,南一社1400余亩农田不再受旱。
       屏南乡南一社修水渠的事迹,经乡领导向县里汇报,县委书记李长庆亲临现场考察指导,并将这一事迹写成《神仙办不到的事我们办到》的文章发表在省委机关刊物《求是》上。同时,龙泉县委对南一社进行了表彰奖励。1958年6月,南一社社长沈朝帮和县水利局领导一同上北京,并参观了河南林县红旗渠、英雄洞。1959年元旦,他们又上北京参加全国水利先进表彰会,领回一面由国务院颁发的大红锦旗。浙江电影制片厂摄制人员徒步50里到坪田,拍摄南一社修筑水渠的先进事迹,拍摄的内容收录在电影纪录片《丰收红旗处处飘》影片中,广为传播。

龙泉革命烈士陵园建成

       1959年,龙泉县革命烈士陵园建成。该陵园座落在龙泉城区北隅的安清山,陵园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门楼、纪念馆、纪念碑、墓地等部分。门楼牌额上镌刻的“龙泉县革命烈士陵园”九个苍劲大字,是粟裕将军1980年1月为陵园重修时所题写。 
       从陵园门楼沿台阶拾级而上,是一座两层楼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设4个展厅,以史实介绍、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翔实地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龙泉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展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在龙泉开辟革命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战斗历程。馆内楼上陈列了80多位革命烈士的遗像和近150件革命文物。
       陵园中心位置是一座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下是宽阔的纪念广场。纪念碑后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亭和墓地。有粟裕大将部分骨灰撒放处纪念碑;有季步高烈士纪念碑亭、宗孟平烈士纪念碑、许信焜烈士墓、张麒麟烈士墓等。
       该陵园属浙江省最早的一批烈士陵园之一,1981年7月被确定为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泉革命烈士陵园建成50年来,随着陵园设施的不断完善,内容的不断丰富,前来瞻仰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达数万人次。

龙泉撤县设市

       龙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三省边际中心区域,置县125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即为“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和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素有“处州十县好龙泉”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龙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为撤县设市创造了条件。1989年,龙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作出申报撤县设市的决定。经广泛发动,多方论证,积极争取,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龙泉县,设立龙泉市(县级)。1991年2月4日,龙泉市举行了撤县设市庆祝大会。
       撤县设市,让龙泉赢得区域发展先机,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快速发展,标志着龙泉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为建设浙闽赣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了条件。

“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实施

       1998年12月30日,龙泉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龙泉市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动员大会,全市1300多名市、乡、村三级干部参加了大会。会上,中共丽水地委委员、龙泉市委书记陈荣高作了题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泉人民经过二十年的艰苦“一次创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历史性变化和当前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继而提出实施龙泉“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提出进行“二次创业”,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超前的科学思维方式,实现对外开放意识、政策措施、干部精神状态三大新突破,重点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工作。
       在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龙泉市委倡导弘扬“团结实干、负重拼搏、开拓创新、敢于争先”的龙泉精神。通过“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全市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见成效,经济快速发展进入轨道。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形成规模,企业实力迅速增强,产业群体和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竹木加工、五金汽配、青瓷宝剑、房地产、旅游等各项产业兴起。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优质米、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名优茶叶、黑木耳菌种、食用菌生产和百万亩生态公益林等基地建设势头良好。城市化建设明显加快,城市品位有了提高,龙泉山城更加美丽。(未完待续)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编辑:陆军 来源:剑瓷龙泉 2011-07-06 00:21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