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奋战在艰苦而危险的环境中

□ 毛明库

——中共浙西南特委的建立与发展

       浙西南地区,地处闽浙赣三省边境,仙霞岭山脉从南到北逶迤其间,地理环境复杂,是进行游击战争的优越地理位置。1935年3月,粟裕、刘英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跨越闽浙边界的马迹岙进入浙西南的龙泉县宝溪乡境内,在溪头村打响了入浙第一仗,揭开了创建浙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序幕。1935年5月,在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关键时期,挺进师政治委员会(以下简称“政委会”)适时地建立了中共浙西南特委,自此浙西南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浙西南特委为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浙西南人民在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下进行了英勇无畏、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浙西南特委所体现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浙西南人民。
       一、中共浙西南特委的建立为浙江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1935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共538人,师长粟裕、政委刘英。中央交给挺进师的任务是:进入浙江长期行动,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和邻近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行动。3月25日,挺进师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线,经浦城马迹岙进入龙泉宝溪乡地域,打响入浙第一枪。4月底,挺进师在庆元斋朗取得了斋朗战斗的胜利,迫使敌人转攻为守。挺进师抓住有利时机,在1935年5月至9月这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迅速开辟了以仙霞岭山脉中段贯穿的龙泉、遂昌、松阳等县为中心,东到丽水,北到杭江铁路以南,南至闽浙边境西段十余县、纵横一百余公里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仙霞岭上的霞光,照得浙西南大地一片火红,这是浙西南人民空前规模的壮举,也是全国革命低潮中一个局部的高潮。游击根据地的建立,支持了武装斗争,挺进师从500多人发展到近2000人,扩编成5个纵队,还有1000多人的游击队伍。浙江的第一块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创建起来了,挺进师完成了中央交给的第一步任务。
       2、中共浙西南特委的建立。
       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挺进师成立了政委会,作为行动区域内最高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各纵队也设立党的行动委员会,以便部队在任何环境中可以分散独立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5月,斋朗战斗结束后,挺进师政委会决定创建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确定龙泉、遂昌、松阳、江山等地区作为建立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基本区域,由挺进师第一、二纵队担负开辟基本区域的任务。根据斗争发展形势和浙西南革命斗争发展需要,为加强党对浙西南游击根据地革命斗争的领导,挺进师政委会又决定建立下属第一个区域性的党组织——中共浙西南特委,任命宗孟平为特委书记兼政委会随军代表和行动委员会书记。5月中旬,中共浙西南特委在龙泉县宝溪乡内高塘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下设大北区委、小北区委(初称龙遂区委、龙浦区委)。自此,整个浙西南地区人民革命斗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浙西南特委下属的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县、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以及游击队、共青团、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不断发展,以查田、插标、分青苗为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
       3、中共浙西南特委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在浙江革命斗争的历史上,除闽浙赣省委在浙西开化县的一部分地区建立过苏区外,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是我党在浙江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浙江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是蒋介石的老家,反动基础十分深厚,蒋介石对此控制非常严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创建于1935年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且又是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其所要克服困难之艰巨、面对形势之复杂、所处环境之危险都是可想而知的。挺进师政委会尽管是处于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但自始至终保持和加强了党的领导。特别是中共浙西南特委的建立对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有以下有利条件:第一,浙西南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与闽北、闽东、闽浙赣几块根据地互为犄角,互相支援,是一个战略要地;第二,浙西南地区处于仙霞岭山脉中段,南有洞宫山,西有武夷山,东有括苍山,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道路曲折,便于部队隐蔽和回旋;第三,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一是早在1927年,遂昌等县就建立过党组织;二是松阳、龙泉、遂昌等地建有青帮组织,有会众5000余人,该组织会员有着改变贫困生活的愿望和革命要求,并组织过农民暴动;三是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路经浙西南,给这里的人民以很深的教育和影响。
       面对环境的特殊性,中共浙西南特委在挺进师政委会的领导下,
       卓有成效地领导浙西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浙西南人民进行了英勇无畏、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并取得重大成效。
       中共浙西南特委从1935年5月建立起到1938年5月改为处属特委止,在三年时间里历经风风雨雨,遭受了许多困难、挫折,“两落两起”,但她领导浙西南人民进行的英勇无畏、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效将永载史册。以时间为序,浙西南特委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35年5月—1936年5月)
       1935年5月,挺进师政委会为了开展浙西南地区党的工作,决定建立中共浙西南特委,特委书记宗孟平,委员杨干凡、欧阳道、洪家云、方志富。1935年6月特委书记宗孟平牺牲,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接任特委书记,杨干凡任副书记,增补王蕴瑞为特委委员。浙西南特委自成立之后,便迅速开展了发展党组织和领导创建浙西南根据地工作。从1935年5月至9月,短短5个月时间,就建立了县委1个(中共龙浦县委),区委5个(龙浦县委下属的大北区委、小北区委和松阳竹溪区委、玉岩区委、遂昌王村口区委),基层组织30多个,发展党员400多名。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提供了组织保证,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浙西南特委委员、龙浦县委书记兼任住溪苏维埃政府主席,浙西南特委委员洪家云兼任王村口苏维埃政府主席,许多党支部书记也兼任了村苏维埃政府主席(或分田委员会主任),党组织在根据地土地革命中起到“主心骨”作用;在松阳,发展了有着较大影响力的“青帮”组织首领陈凤生、卢子敬等人入党,为创建游击根据地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未完待续)



编辑:季靓 来源:《剑瓷龙泉》 2011-07-19 00:4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