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清华大学研究生海盐社会实践基地建立近10个月来

海盐企业首次与清华大学成功对接

  浙江在线04月20日讯 4月17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3名博士来到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有关项目合作事项进行洽谈。经过此前校企双方多次沟通,目前双方对签订合作协议充满信心。这是2011年7月清华大学研究生海盐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之后,海盐企业首次与清华大学成功对接。

  企业的主动促成了合作

  去年7月,清华大学研究生海盐社会实践基地成立,这使海盐与清华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结为“亲家”。同期,一批清华学子来到海盐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当时的企业之一,该企业接纳了两名热能工程系博士生。

  “这两名博士生来公司实践的一个半月里,双方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他们了解了公司的研发能力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研究的课题与我们公司的研发项目相关,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相关方面的技术支持。”该公司总裁夏青告诉记者。

  最终促成校企合作,得益于企业的积极主动。博士生返校之后,企业主动和他们保持联系,他们还把公司的情况与相关老师进行沟通。“老师对此也比较感兴趣,于是在两名博士生的牵线搭桥之下,有了后续的洽谈。”夏青说。

  不仅如此,“浙江创能”还先后赴京3趟洽谈合作事宜。校企双方都有诚意,对接工作也较为顺利。近日,清华大学委派环境科学系与环境工程系的3名博士来海盐对合作项目作前期的考察调研。

  此次,双方合作的项目是关于印染行业的热能回收,项目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吴静博士介绍:“印染行业热能回收项目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良好的环境效益,这次来海盐是考察当地印染行业的特点以及水质情况等,以便为其量身定做一套工艺环节。”

  机遇垂青有强烈转型欲望的企业

  建立基地以后,去年虽有21名研究生去了多家企业,但目前只有“浙江创能”达成了合作意愿。今年6月,第二批清华研究生即将来海盐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届时,海盐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实现新的校企合作呢?

  “组织清华研究生来海盐,我们县级很多部门花了很大力气,把企业想要进行的转型发展项目,与研究生的专业领域进行对接。我们希望企业能用好这难得的机遇,积极主动与研究生们沟通,探索企业转型发展的途径。”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手记:据了解,去年清华学子来企业,有的企业奉若珍宝,但也有一些企业积极主动对接的意识不强。目前基地建立已近10个月,但校企合作项目数量并不多。企业要转型,企业主首先要有强烈的转型欲望,在这种欲望的带动下,才会主动去找寻每个发展机遇。“浙江创能”的成功,源自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年6月学子们再来海盐时,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抓住机遇。

 



编辑:季靓 来源:浙江在线 2012-04-21 13:31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