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接单860万元 3位经纪人被评为省级优秀

义博会上刮起“龙泉风”

 
 

    10月21—25日,第18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隆重举行,共吸引了来自206个国家和地区的193552名境内外客商参会,其中境外客商20886人。期间,龙泉来料加工以红红火火的装扮、精美细致的布艺服饰产品登台亮相,广受客商好评。
    短短5天时间,我市来料加工来共达成内贸订单160万元,外贸订单700万元。期间召开的全省来料加工精品展洽暨工作会议上,叶敏、叶建英、何树民等3位经纪人被评为省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南大洋异地脱贫小区、安仁镇安福村等2个村被评为省来料加工专业村。
    省林业厅副厅长邢最荣、丽水市副市长林健东、丽水市妇联主席倪延丽在我市副市长徐炳东陪同下专程来到龙泉展区视察、指导,对精美的龙泉来料加工展品赞不绝口。

    来料加工  赋闲妇女找到致富金钥匙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将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低收入人群就业增收的实事工程来抓,采取了完善激励机制、强化两支队伍建设、推进市场拓展、培育加工特色等有力措施,推动全市来料加工业强劲发展。
    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蔡晓春明确提出“规模化、工厂化、基地化”发展来料加工,进一步为我市来料加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今年8月份,我市出台《关于促进龙泉市来料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规定每年不少于300万元用于来料加工内引外联、扶持奖励、场所建设等工作,更加注重市场开拓和面上覆盖,注重服务扶持和招商引资,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转型升级,注重梯度扶持和统筹兼顾。
    新政策的出台,大大地撬动了我市经纪人、加工户参与来料加工的积极性。截至9月底,全市发放加工费14914.9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6.63%。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190多人,加工人员达20000余人,来料加工企业11个。加工产品涉及家居产品、服饰珠饰、布艺玩具、手工绣品、圣诞产品、无纺布袋等几大类。手工与机械并驾,分散与集中齐驱,加工队伍逐年扩大,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布艺服饰加工品牌雏形初显。来料加工帮助城区乡下的赋闲妇女找到了致富“金钥匙”。

    做工精致  上千展品琳琅满目

    在为期5天的义博会上,我市来料加工展位共有3个约40多平米,主要分布于山海协作展区、省妇联来料加工精品展洽区,共展出家纺、衣服、手套、环保袋、玩具、工具包、拖鞋等1000多件。
    一串红红的灯笼,一副红底绣着“龙泉”两字的十字绣……装饰精美、种类多样的来料加工产品,龙泉展厅的出现,给义乌博览会带来一股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连日来,龙泉展位前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参展商品既体现了加工者深厚的制作功底,又处处彰显着当代龙泉来料加工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义博会云集优质的小商品和先进的创意理念,既是一场行业的盛会,也将推动龙泉来料加工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龙泉参展商充分把握这一与行业机构交流、合作的契机,全力服务于加工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铺就梦想腾飞的跑道。
    在展区,市妇联精心制作的来料加工宣传片向过往客商娓娓叙述着我市来料加工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奖励扶助政策等。工作人员向来往客商发放宣传资料达1500余份,热忱地答复客商的咨询,娴熟地推介龙泉来料加工的特色产品。
    开幕式当天举行的丽水来料加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我市来料加工企业龙泉市蓝鸟手套有限公司与兰溪市凯越服饰有限公司顺利签下了200万元的手套订单。义博会成为经纪人最好的对接渠道。

    创意引领  布艺服饰唱响“主角”

    本次龙泉展厅参展产品主要以平车加工品为主,集中展示了龙泉来料加工代表性强、技艺水平高的布艺服饰。时尚的拖鞋、俏丽的挂饰、精美的衣裳……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加工者的梦想,体现着她们对创意的追求,对认可的期待与突破自我的渴望。
    近年来,根据龙泉来料加工发展现状,市妇联深入乡镇(街道)、行政村,走访经纪人。缝纫机曾是龙泉姑娘陪嫁的必备品,“会做衣服”是农村妇女婚前需要掌握的技术之一。结合这些龙泉传统习俗以及加工者追求更高加工费等需求,市妇联确定以平车加工发展作为提升龙泉来料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家居布艺服饰品牌,强化来料加工宣传推荐,加强市场对接。
    布艺是现代人们对于舒适的追求,布艺服饰也越来越受市场追捧。中国传统的布艺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都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如今,当世界重新把目光聚焦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统艺术领域时,致力于传统布艺的龙泉展品受到了人们关注。
    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进入龙泉展区,便慢了下来。人们被眼前做工精致、布料柔软的各式展品给吸引住了,或伸手揉摸,或拿起相机拍摄,热热闹闹的场景成为展览会上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人才培养  新队伍“登台亮相”

    此次现场参展的我市经纪人近20人,其中叶敏的展位是市妇联努力争取的免费摊位。走近她的展区,五彩缤纷的万花筒一只只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随手拿起一瞧,便让人沉迷于其中的绚丽视觉世界。
    曾几何时,叶敏只是一个一心想就近赚点零钱的家庭主妇。2007年初,她在市妇联、剑池街道的鼓励支持下,去义乌市场找来料加工产品。了解到市场上的儿童玩具万花筒供不应求后,毅然决定把万花筒生产制作引回龙泉。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壮大,如今义乌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万花筒都是从叶敏来料加工点发出去的,执义乌万花筒市场之牛耳。
    “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的‘试试看’会发展得这么好。这一切都离不开市里的大力支持。”叶敏说,如果没有我市来料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我还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
    2005年以来,市妇联在市财政、农办、人劳社保局等部门的配合下,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全市经纪人素质提升培训班,旨在提升经纪人素质,逐步壮大有知识、肯拼搏、爱革新的新时代经纪人队伍。通过一手抓知识灌输,一手促领悟提升,分步骤、有衔接地引导经纪人不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加强联谊。同时,组织带领来料加工经纪人赴义乌、周边县(市)实地参观考察来料加工基地,学知识、长见识,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市场。
    每年一次的义博会,市妇联组织经纪人队伍同赴义乌,给她们提供与行业先锋近距离的学习、交流、角逐的机会。多措并举,合力构建起展现经纪人队伍真我风采、将产品与市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的开放平台。
    10月21日,市妇联组织近40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参观义博会,通过市场考察强化经纪人市场意识和接单能力,同时畅通了经纪人之间的交流渠道,来料加工的整体合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依托义乌这个大市场,叶敏等6个经纪人在义乌拥有了自己的店面,经纪人吴卫兰还将店面开到了意大利米兰,让龙泉来料加工越走越远。
    丰富的办展经验、强大的行业资源和专业的销售团队,此次义博会展示了国内外各地小商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龙泉展区凭借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产品打造会展精品,为更多的龙泉小商品打开了通向国内外的渠道。记者 王苏珍  通讯员 余建秀 李思思



编辑:陆军 来源:剑瓷龙泉 2012-10-30 15:19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