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是伴随农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它集农业生产、自然景观和科普文化于一体,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活、陶冶心情的需求,迎合了人们追求生态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新业态,其园(点)成为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品味文化的新场所。
龙泉素有“浙江林海”之称,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龙泉香菇这三大瑰宝又赋予了这个古老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我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内涵。
一、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据调查,全市目前已建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点)20个,总面积1.96万亩,休闲设施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已投资11096万元,2012年接待游客约55万人次,收入7572万元,直接经济效益2323万元。白天鹅观光农业园区被列入省休闲观光农业一百例,龙泉市阳光生态农业园区列入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下樟农业观光点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炉岙农业观光点被确定为丽水市级农家乐特色村,何园度假区和炉岙农业观光点被确定为丽水市级农家乐特色点。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休闲度假型。依托自然风光,兴建休闲、娱乐、度假区域,为游客提供休息、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满足人们“回归宁静自然,享受安逸生活”的消费需求,如龙泉市凤阳山特色农业园。
2、农家乐型。游客住在农家、吃在农家,与农家一起生产生活,体会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如我市的兰巨乡炉岙农业观光点。
3、休闲农庄型。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集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活动及农家生活于一体,兼有观光、休闲、娱乐功能,如何园度假村。
4、农业园区型。利用农业示范园区,在确保园区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多目标、多方向、多层次开发,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功能园区,如龙泉阳光农业休闲区、白天鹅观光农业园区。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营项目单一、服务内容雷同。现有休闲观光农业园(点)中重要内容大多都是餐饮服务型的,服务大多局限于吃饭、喝茶、打牌、垂钓等。“农”味不足,“乐”趣不多,内容不够丰富,显得比较单调,游客参与度不高。
2、建设规模不大、品位偏低、效益不高。我市休闲观光农业还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建设的20家休闲观光农业园(点),大多靠山吃山,其中相当部分建设档次相对较低,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缺乏深度开发,文化底蕴不足,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比较简陋。
3、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缺乏规范的服务行为,加之部分休闲农业观光园(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1、明确目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旅游兴市”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来抓。首先要做好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再次要搞好服务,加快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步伐。
2、整合资源,改善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设施。整合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山区综合开发、移民开发、水利建设,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与项目资源,加快休闲农业园(点)的基础设施、休闲场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美化与改善环境。
3、招商引资,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水平。利用我市优越的自然与生态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与吸引市外资金、工商资本、民营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建设,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档次与水平。
4、注重特色,充分挖掘具有文化底蕴与民风民俗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要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形象,吸引游客。在今后我们农业园区建设中,要更多加入青瓷、宝剑作坊,要加入香菇等食用菌生长园、竹笋生长园以及茶叶炒制作间等特色内容,让游客的休闲活动与农业生产及农户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突出休闲性,显示娱乐性,增加参与性。
5、规范管理,提升休闲观光农业整体服务水平。农业部门要会同市旅游局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协会,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推进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6、加强宣传,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知名度。把宣传和营销作为进一步打响龙泉农业旅游品牌的关键环节,对龙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进行形象设计包装,展示我市独特休闲农业旅游风采,积极参与旅游推介活动,提高知名度。
(作者单位:市人大财经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