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王苏珍 通讯员 庄承玲)4月2日,市来料加工孵化基地正式开园,吸引市华尔服饰有限公司、市蓝鸟手套有限公司两家来料加工企业入驻签约。
市来料加工孵化基地位于浙江龙泉工业园区回归工程区块,是我市打造家居布艺服饰品牌,加快来料加工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规划不少于50亩的土地用于建设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解决当前来料加工场所紧缺问题,加快来料加工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妇联按照市委提出的“规模化、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发展来料加工的工作要求,采取政策扶持、场所建设、素质提升、龙头带动、品牌宣传等方法加快来料加工转型升级步伐。2012年,全市共有经纪人218名,加工队伍2万多人,来料加工点180多个,其中17个加工点上升为来料加工企业。分布在各乡镇(街道)、市区角落的来料加工点成为我市工业企业的萌芽幼苗,为城乡赋闲妇女增收致富开拓了新路子。
据了解,华尔服饰、蓝鸟手套两家企业的前身都是来料加工点。华尔服饰有限公司由梅盛昌来料加工点发展壮大而成,以服装平车加工为主,在锦溪、小梅等多个乡镇设有5个加工点,现有机器200多台,加工人员240余人。蓝鸟手套有限公司于2011年注册,现有平车50多台,加工人员80余名,在村头村等地设有加工点,主要加工外贸滑雪手套。经过多年发展,两个加工点转型升级为企业,2012年分别发放加工费662万元、157万元。
市妇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在继续加大招商入园力度的同时,将规范来料加工孵化基地的运行和管理,促进孵化企业健康发展。聘请兼职教师,为入驻企业和创业妇女免费举办各类培训,采取互动参与式教学,激活她们的创业潜能,提高妇女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