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上印着‘有限公司’,在客户看来可信度高,我们谈生意底气也更足了。”在市金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陆平告诉记者,9月份,他通过工商部门的“个转企”绿色通道,顺利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有了一个新头衔——龙泉市金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先发部队,市工商部门将刘陆平经营了24年的个体小配送中心确定为今年“个转企”重点培育对象之一,并于今年9月指导他成立了商贸有限公司,使他成为我市主营配送批发业务的个体户中首家升级的企业。
“变成企业后有多家银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近日,公司成功从信用联社贷了200万元专项资金,还招聘到了5个优秀的工作人员,接洽了不少大客户,订单一下就上来了。”对于升级为企业之后的变化,刘陆平兴奋地表示,和大客户合作多了,企业内部经营更加规范,营业额稳步上升,但他更看重无形中增多的合作机会。
之前,金田配送中心与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了8年,也仅仅是在本市范围内销售可口可乐。而自从升级为企业后,该公司主动找到刘陆平,要求与他合作,在我市建立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DC仓库。仓库建成后,我市将成为省内除龙游市外,第二个拥有该公司指定大型仓库的城市。届时,金田商贸有限公司不仅可以销售该公司的所有产品,还将配送范围扩大到庆元、云和等周边县。除此之外,蒙牛低温奶等大厂家的高端产品,也纷纷向刘陆平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因为合作厂家激增,达到500家左右,1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远不能满足经营需要,于是,刘陆平投重金在浙江龙泉工业园区租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他说:“干个体户时年销售额80万元,现在成立公司了,至少得上升50%,我要好好地干一番。”
在我市,13894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了近八成,近年来,转型升级的需求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而言显得愈发迫切。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目前,已有364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注册资本(金)达1.27806亿元。为大力支持“个转企”,我市新招频出,进一步创新职能,可谓既有“高速公路”又有“缓冲带”。“高速公路”即无障碍准入,一系列举措包括:类型自主选择,个体工商户可以自主选择转型后的企业类型;“缓冲带”即规费依法减免,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后,一些费用开支对于刚转型升级的小微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按照新规定,转型后属于小型微型企业的,将依法免征企业注册(变更)登记费、年检费、补(换)营业执照工本费。
在刘陆平看来,我市全面启动“个转企”工作,促进了民营经济从“千家万户”向“精兵强将”发展,而到位的政策,更是他事业腾飞的强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