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龙南乡下田村五显庙看到,又有7块被埋在该村老水库底下近50年的民国以及清代石碑被挖出。这批古代石碑长约2米、宽约80厘米、厚约20厘米,每块重约千斤,需要8个成年劳动力才能抬动它们。
这次挖出来的7块石碑分别为“商业缘碑”1块、“四方缘碑”2块、“外方缘碑”2块、“捐厘碑”和“庆春秋碑”各1块,加上去年12月底挖出来的“菇帮缘碑”、“菇帮服色碑”、“伙房碑记”、“永盛桥碑”、“乐安桥碑”5块总共13块,它们是该村村民前段时间为建设下田水口廊桥时被挖出来的。据该村五显庙理事会人员、65岁的周仁溪介绍,这些石碑大约是在1966年前后破“四旧”时,被村民们“藏”在该村老水库底下的,距今近50年了。目前还有1块被埋在公路路基下,暂时不便将它挖出来。
这些石碑为青石雕刻,刻工精美,碑文正楷。石碑上已经有多处字迹磨损,但部分记载文字仍依稀可辨。记者对几块石碑上残留的碑文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其中一块碑名为“商业缘碑”的石碑左侧落款处的碑文较为清晰,为“民国七年戊午年岁次季秋月上浣吉旦经理周发松张绍杨众董仝”,从碑上可辨得的“龙邑”、“庆邑”、“景邑”,“庙内六月香期不许卖肉”等文字看来,当年下田庙会人员往来之盛况可见一斑。“捐厘碑”落款处隐约可识得“光绪九年”四字,石碑上还有“演戏”、“同治十一年开始请*子致敬三昼三夜”、“五显帝庙”、“灵威显赫”、“境内之士民咸被共泽化”等碑文,“五显帝庙”、“灵威显赫”均为下田菇神庙内容。下田五显庙庙会期间,有请木偶戏班子表演的习俗。下田五显庙理事会理事周仁德认为,“*子”二字估计为“傀儡戏班子”的意思。可见,立于光绪九年的“捐厘碑”,是为了记载同治十一年间下田村举行庙会时的盛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庙会举办所捐赠款项等。
记者还对“庆春秋碑”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该块石碑的落款处碑文为“昔大清同治七年戊辰太岁中秋月”,另外还有“捐三十石五斗”到几石几斗,有周、金、叶、余、刘、张、吴等姓氏名字等碑文。据下田五显庙理事会理事周仁孝介绍,“庆春秋碑”原先是放在该村“平水王殿”里面的,下田村除了“菇神庙”之外,还有一个“平水王殿”,平水王即我们通常说的禹王。周姓、金姓为该村最大的姓,碑文中反映出来的其他姓氏名字可能是附近一些村庄,比如垟尾、蛟垟、岭后、叶村、兴和、上兴、南坑或者龙庆景毗邻村庄的姓氏民众。由此看来,“庆春秋碑”大致是后人为了记录清同治七年八月间,下田村民或者临近村民为建“平水王殿”捐助大米数量(从几斤到200多斤不等)的功德碑。“平水王殿”的庆典活动分为春、秋两社,“庆春社”和“庆秋社”,所以就有了这块“庆春秋碑”。
据了解,“永盛桥碑”和“乐安桥碑”分别为该村现存的两座古桥“永盛桥”和“乐安桥”的桥碑(现在叫关公桥、观音桥),因为年代特别久远,记者在石碑上仅看到少量留下的可辨认碑文,有周、金、柳、项、朱等姓氏名字及几两到“十两”等,其中一块落款处有“大清道光戊戌年冬月吉日下田仝众立”的碑文,为所有13块石碑所记载的最早历史年代。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道光戊戌年即道光十八年,也就是1838年,即鸦片战争爆发前二年,距今177年了。
“外方缘碑”上记载的捐款数目为一元几角到三元不等,而“四方缘碑”上为三十五到几千不等,可见这些石碑互相之间相隔的年代比较久远,也就是说下田五显庙并不是一次建成的。“伙房碑记”和“菇帮服色碑”落款处碑文为“中华民国拾三年孟秋月上元吉旦”和“中华民国拾贰年孟夏”,石碑上有“庆春会”、“捐大洋壹佰元正”等文字。“菇帮缘碑”左侧落款处碑文为“昔大清光绪四年戊寅岁次季夏月廿五日吉旦香菇帮仝众”,石碑上有“三合堂”、“人和会”以及“一元”、“十元”等文字。下田村村委会主任周光亮认为,所有“香菇帮”、“三合堂”、“庆春会”、“人和会”这些都是当年来到下田村参加香菇庙会的菇民帮会组织的堂号。
据下田村支部书记张昌宝介绍,市香菇协会以及市文物管理部门将开展对这批石碑的相关清表、碑拓等文物考证及研究方面的工作,至于石碑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文物价值,有待专家以及文物工作者考证后进一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