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传承习俗 助推“申遗”

磨砺出剑锋 深山觅亮石

记者 吴向东

——龙泉宝剑艺人举行新春寻剑石活动

 
出发
挖土寻石
检验挑选
抬回亮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磨一剑”……既是人们常说的励志名言,也说明了磨剑环节在传统宝剑锻制技艺中的重要性。磨石是磨剑至关重要的工具,3月15日,龙泉宝剑艺人按照传统习俗,沿着先人足迹,举行新春寻剑石活动。
    龙泉,因剑得名。龙泉宝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寻找磨剑石活动源远流长,与龙泉宝剑相伴而生,可以直接追溯到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
    据《越绝书》记载: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欧冶子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跋山涉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亮石,用它慢慢磨制宝剑。经两年之久,终于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这些宝剑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
    千百年来,龙泉宝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剑中之魁。其中“寒光逼人”说得就是:龙泉境内有一种名叫“亮石”的磨石。在这种石头上磨制出来的宝剑,寒光闪闪。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
    要想制造出一把上乘的宝剑,必须获得一方上等的磨石。一直以来,历代龙泉宝剑艺人在每年正月选取黄道吉日,由师傅带着徒弟,沿着祖师爷的足迹,去亮石坑寻找亮石,千百年来延续不断、传承至今,已成为龙泉宝剑行业特有的一种寻石文化。当年欧冶子找到“亮石”的亮石坑现在叫磨石坑,在道太乡沈际村境内,磨石坑的边上还有磨石洞。
    据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国荣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营龙泉宝剑厂曾组织职工到磨石坑寻找磨剑石,后来一般都是艺人们三三两两自行去,像今年这样业内同仁大规模集体去,在近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当天下午,80余位宝剑艺人聚集在剑池湖边上的“欧冶子将军庙”,共同祭拜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将军后,自带着柴刀、锄头等必备工具前往磨石坑。虽然大雨滂沱,但丝毫不能阻挡宝剑艺人寻找亮石的虔诚之心,大家艰难地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向目的地进发。
    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观山脉、观气场选址,按照传统习俗,上祭品敬山神、敬土地公。先由师傅开锄“破土”,继而众徒弟开始挖土寻石。寻到的亮石由师傅检验、挑选,极品用红绸布包扎起来,师徒一起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然后抱石而归。
    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4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启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次“新春寻剑石”活动由市文广出版局、省“非遗”协会宝剑锻制技艺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旨在传承传统习俗,进一步营造氛围,助推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申报“人类非遗”。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既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申报‘人类非遗’工作也已经启动,这对于广大龙泉宝剑艺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举行新春寻剑石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把先祖留下来的老传统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新培说。



编辑:李慧欣 来源:今日龙泉 2015-03-23 20:5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