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综合发力标本兼治 转型发展实现双赢

我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记者 周昌泉 通讯员 徐炜 卓国强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拳取缔低、小、散养殖,引导养殖上山,大力倡导农牧结合,加快排泄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养殖小区为示范,彻底改变以往养殖业“脏乱差”无序生产现象,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的局面。
    “生态是龙泉的最大优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是保持这一优势的重要抓手。”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市环保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23人次,检查畜禽养殖单位203家,立案查处146件(其中移交公安部门3件,行政拘留4人),处罚金额21万元,同时责令限期整改82家,依法报请市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117家。2014—2016年3年间,全市共拆除养殖场713家,拆除管理房和栏舍31.7万平方米。
    同时,我市相继制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畜牧业发展布局优化方案。通过科学合理划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等分类功能区,让畜牧业从库区、瓯江两岸、主要道路沿线等敏感区域向山上转移,城乡结合部的龙渊、西街、剑池、石达石、岩樟等乡镇(街道)养殖量减少2/3,八都、查田、上垟等林区养殖量增加2/3,促使养殖全面上山,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进行生态消纳。
    “现在养殖场里生猪存栏量800头,比去年翻了一番。”刘志花的生猪养殖厂建在上垟镇源底村的一处山坳里,她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养殖场的设施建设,其中环保设施的建设费用就近80万。“这些钱花得值。”刘志花告诉记者,通过对猪排泄物的干湿分离,养殖场1年近900吨的猪粪全部作为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周围的蔬菜种植基地和农户,猪尿则通过“猪—沼—竹”循环模式,为养殖场周围200亩竹林提供肥料,竹笋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与刘志花的情况一样,目前,我市保留的102家规模养殖场全部按照“两分离、三配套”的措施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改造提升,并形成了“猪—沼—竹、猪—沼—茶”等循环利用模式。建成5家有机肥加工厂,可处理7万多头生猪排泄物3.65万吨和收集利用废弃菌棒6000多万袋,年产有机肥2万吨。
    “畜禽养殖的污染整治,其实质是一次促进我市养殖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取缔低、小、散养殖,发展更加绿色环保的养殖。”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全市生猪存栏9.2万头,配套消纳面积4.6万亩,稳定了12万头的生猪出栏量,保障了市场供应。同时,还加强了防疫、检疫和屠宰管理等环节的监管,真正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6-12-14 09:09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