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党建工作五年综述
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周昌泉)龙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高扬党的旗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强而有力的党建工作推进全市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党员冲在前,党旗高飘扬,先锋堡垒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五年来,在市委的带领下,我市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指引党的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检验党的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全市党建工作砥砺前行。
全市各级党委牢固树立执政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使命意识,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为载体,着力在强化责任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保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等能力,全市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行“墩苗计划”“三段式专题培训”等模式,切实增强干部工作能力,让广大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凝聚各方力量,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进工作,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战斗堡垒在基层,党的不竭动力在基层。市委高度重视基层的党建工作,制定出台了《中共龙泉市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党建任务清单制度,以抓经济抓项目的方式抓基层党建,以项目清单方式由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任务。同时,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干部“八个一”工作机制,即驻一个村(社区)、绘制一张民情地图、记一本民情日记、帮扶一户低收入家庭、负责一个村的“五水共治”、负责一个村的“无违建村”创建、学一门技术技能、联一个产业项目,推动乡镇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街道干部用脚步丈量街区。开展“基层走亲大服务、争做乡村好干部”活动,倒逼干部转变作风。通过实施“壮村工程”,促进全市300个薄弱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我市还积极搭建“业绩晾晒、例会交流、述职评议”三个擂台,实施“书记擂台”“届末评诺”等工作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阵地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活动共办”,“四共”并举解决小微企业资源缺乏、组织松散、活动开展不正常等问题,促进了小微企业党建规范化运行等工作举措,强化“两新”党建队伍建设,城市和乡村的基层党建不断加强。
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我市坚持把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五年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防腐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民意调查中,群众对我市2012年以来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排名一直位列丽水各县(市、区)前列。村监会“工分制”考核机制、党风廉洁“两个责任”督查机制、抓严抓实乡镇纪委换届、严查基层腐败等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狠刹“四风”、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等多项工作受到《中国纪检监察报》《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
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坚持一年一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两比两问强执纪”“五治五强转作风”“执行力提升年”“进村入企”大走访、“办事效率低 群众办事难”问题整改等专项活动,持之以恒治歪风、树正气。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扭住“四风”不放,组织开展检查152次,实名通报干部120人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26.4%,全面开展党政机关会员卡专项清理、办公用房整改等活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建立婚丧喜事操办“两报告一必谈一抽查”、酒局牌局“四个一律”“升学宴”禁令等制度。
把严明纪律和规矩摆在首位,切实加强执纪监督。以《龙泉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实施细则》为依据,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巡察工作,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梳理纪委监察局工作,持续深化“三转”,全面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