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课堂观察让核心素养花开有声

刘建伟

回望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国家宏观层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加速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小班化、特色化建设步伐加快。微观层面学校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学校办学特色化、学校教育课程化、学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教育由“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改革势不可挡,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教育的“学为中心”“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
    当前,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互联网+教育”一场技术驱动的改革正重新塑造社会、教育的生态。为应对教育的新挑战,围绕核心素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于2016年11月在杭州下沙文海教育集团召开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互联网+’背景下教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2016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温州召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专题研讨会,12月在绍兴市柯桥区召开初中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研讨会。

理念

    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更为重要的是,素养更加强调后天的习得,是“可教、可学”的,是需要经过教育来长期培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让素质教育有了目标、方向和可操作的载体与内容,也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实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注重教育政策项目的系统性,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连续性,还要重视教育政策实施的全体参与性和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教育部门要提高研究、认证、勾勒清晰的结构框架,明确地实施路径以及详细的评估策略,回答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验证评价教的效果”,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验证学习的效果”等问题。
    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握内容要求、指导学习过程、实施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门在理念指导下的工艺科学,存在着许多含金量很高的“技巧”或“妙招”,筛选、探索这样的“技巧”或“妙招”,对提高教学效能大有裨益。
    这就需要所有教师有意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总结提炼有效的经验,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研究、总结、借鉴、创新相关的技艺,对教学的各个侧面、各个片段、各个环节进行微观研究,并加以优化和提升,进而达到优化课堂,让课堂“提质”的目的,提升“绩效”意识,激励“增值”探索,创设“增值”氛围,形成“人人参与、课课高效”的局面。
观察与诊断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标为指导,具体的观察与诊断可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什么”。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加工、优化,如教学的时间前后调整、课时长短的安排、相关内容的组合、教学素材的采集与选择等等。
    二是“怎么教”。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组织形式等的优化,如导入环节的设计、提问的设计、反馈的设计、小结的设计、媒体应用的设计等等。
    三是“怎么学”。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的优化,如学生学习某一内容的具体指导、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
    四是“学得怎么样”。主要看预设的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活动后,需要设计用什么方式来检测这些目标的达成,这种目标的达成可通过教师的观察,可通过举手明示,可通过单个学生叙述,可通过有效练习的呈现等方式进行。只有经过这样的目标预设,我们才能在设计中明确方向,只有对目标进行及时的达成观测,我们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高效的结果。
    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智本将超越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所谓“智本”并非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常速积累”,而是对知识及信息的主动且高效地获取、整合、转化、再创造的能力——学习力。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哪里培养人一系列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社会、教育如何“春风又绿江南岸”迫切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践行。
                    (本文作者为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科所所长)



编辑:李慧欣 来源:今日龙泉 2017-02-13 09:17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