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乡土文化进课堂 美术教育更精彩

——东升教育集团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记者 胡杨    

    龙泉,一直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非遗宝地”“人文圣地”“生态高地”“长寿福地”,一张张靓丽的名片,都为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2016年,东升小学美术教师钟紫军和学生一起创作,以手绘卡通形式呈现的丽水市首张县域文化地图——《龙泉市文化地图》,由龙泉市委宣传部编制出版,并在丽水市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上推出。同年,钟紫军指导学生编写的《龙泉风——孩子眼中的龙泉》一书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东升小学的美术教育怎么会有如此令人惊喜的成就?

小课题,大活力:
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

    教学中,钟紫军发现按新课标编写的义务教育美术课本内容很精彩,但也给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美术教师如何让教学从单纯的技能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如何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呢?钟紫军苦苦地思索。
    正值钟紫军踌躇之际,市教育局用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路为他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2015年,他着手构思研究课题《乡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论证,该课题于2016年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功立项。课题立项后,得到了市教育局教科所及东升教育集团的全力支持。该课题以龙泉乡土文化资源为开发对象,将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特色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范例。同年,该课题获得丽水市普通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小物件,大课堂:
从源头活水到水到渠成

    “龙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用一些承载着乡土文化符号的老物件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钟紫军说,课题研究之初,他从捡起身边稍纵即逝的一个个老物件做起,建立了一个称之为“学生公社”的乡土文化教室。走进“学生公社”,一件件老物件令人惊叹不已。饭盒、火笼、农家土灶、黑白电视机、各种各样的壶、十里红妆木桶、制作麻糍和黄粿的石臼、一百多年前的捕鱼工具“甲鱼车”……应有尽有,每一个老物件的背后,  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这些老物件,或记录历史,或讴歌时代,或反映生活,都是会说话的“活教材”。他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活教材”,开设乡土美术课程,打造特色美术教室。
    他的学生通过这些“活教材”了解与欣赏龙泉的历史文化,同时,用画笔涂鸦出自己眼中的龙泉风情。如今,在钟紫军的“学生公社”的影响下,东升教育集团建成了省内首座“乡愁馆”。 《老物件成学生的活教材》一文在《丽水日报》《今日龙泉》刊登。“这个课题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单一的美术课程,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索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吸引了学生对乡土文化关注,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了艺术课程的开拓和发展。”市教科所所长刘建伟说。

小作品,大功夫:
从大浪淘沙到玉汝于成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东升教育集团校长杨春和说:“我们将乡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教育成功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教学成果,从而使得艺术教育之花在龙泉大地盛开。”
    在课题研究推进中,东升教育集团积极组织力量开发《物语龙渊》《画说非遗》等乡愁系列的校本课程,并相继入选浙江省精品课程和丽水市精品课程。学生美术作品《瓯江故事》《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创国卫在行动》《孩子笔下的乡愁》等乡土民俗系列画受到读者好评;学生画作入驻石达石街道上坞村的文化礼堂,并建成龙泉首个“乡风乡愁记忆馆”,让龙泉民俗文化在文化礼堂得以展现和复活。
    “学生美术课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扎实,艺术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的特色越来越突出。”家长和老师异口同声。
    “通过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积极开发具有龙泉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地方美术教育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素质教育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刘建伟说。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面对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面对人民群众对各类优质教育的需求,龙泉各个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教育特色发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真正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7-11-30 10:0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