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宋代龙泉窑的“九思”情怀

● 歆见

    小梅镇大窑村,美丽的琉华山怀抱村落,千百年来窑火不息,古瓷片漫山遍布,诠释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发展的点点滴滴。
    人们常说,古代龙泉窑的兴起、发展、兴盛、衰弱像一条闪光的弧线,将大窑村及其集散中心金村村贯穿始终。曾几何时,琉华山脚下横空出世一亭名曰“九思”,千百年来它矗立于大窑通往金村的古道上,竖立着廉政丰碑,见证着“海丝瓷源”的荣辱兴衰,成为儒家思想与青瓷艺术融合交汇的支点,闪烁着知行合一的“九思”情怀。
    九思亭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石、泥、木三者兼用,采用下石、中泥、上木的搭配。步入亭中,见亭内高悬一匾,上书“九思亭”三个大字,匾下方记录了修造工匠的籍贯、姓名、职业,即“宁德石匠郑光烈”“江右(明清时期对江西的称呼)木匠邱德胜”等,主梁上刻有“岁次丙寅孟秋月戊辰重新修建”字样。从这些零散的信息中推断,距今最近一次重建九思亭也要早于民国之前。那么早期是谁命令修造了这座亭子,建造的目的又是什么?
    大窑制瓷业始于五代,自宋代开始兴盛,作为北宋时期越州诸多窑厂中的后起之秀。龙泉大窑凭着富饶的紫金土资源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吸引大批外来工匠设厂制瓷。大窑青瓷初露峥嵘。与之相隔不远的金村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逐步发展成为大窑青瓷的集散中心。大约从那时起,大窑与金村之间的古道,成为龙泉青瓷对外输出的咽喉之地。由于大窑村地处相对偏远的山区,远离权力核心,产生的赋税极为可观。因此,派遣官吏整顿当地风气,保障朝廷税收稳定便显得尤为重要。当我向村民们询问谁最早建造了九思亭时,村民们漫谈着口耳相传的故事,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宋徽宗时期的宰相何执中。
    何执中(1044~1118),字伯通,处州龙泉人。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后入为太学博士,以母忧去,寓苏州。绍圣中,五王就傅,选为记室,转侍讲。端王即位,是为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与蔡京并相。
    北宋中期开始兴起的龙泉窑青瓷,到何执中时期质量逐渐提升,刚好填补了此期越窑衰弱的空白,逐渐取代越窑,成为瓷器新宠。大窑周边瓷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艺术纷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生产景象。但繁华背后有着诸多问题和隐忧,北宋后期的战乱使大量人口南迁,同时越窑的衰落也使高水平窑工及北方外来工匠大量涌入龙泉地区,民营窑厂的无序发展等问题,啃噬着原住民的生存空间,两者互相倾轧,不可避免爆发冲突和矛盾。
    何执中为龙泉人,对地方政权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的官方也开始注重对大窑地区的行政管理,严明国家法度,终于重建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大窑村的社会秩序稍加安定后,当地政府又推行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不但规范了窑厂的生产秩序,而且划定了责任红线,使百姓能守其土,安居乐业。
    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何执中心怀百姓,在商旅往来最为频繁的“大窑—金村”要道上,命人修造了一座“九思亭”,取孔子“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之意,供往来奔走的窑工、商旅歇脚,同时鞭策人们“九思而后行”,鼓励人们清正为人,成为兼具“九思”品格的谦谦君子。
    两宋之际的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说:“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说明最迟在北宋晚期,龙泉窑已与定窑、汝窑等一起成为官方烧造瓷器的窑场。官方的需求引导着时尚,龙泉窑产品销路大增,逐渐扩展成为大型的全国性窑场,延庆地区自然成为宋代瓷器生产和营销最繁荣的市场之一。官方的需求使产品覆盖面迅速增大,此地区长距离运输能力成为当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终于“元佑七年(1092)七至十二月,疏浚龙泉溪。处州各县均仿效。于是昼夜行舟,不再有沉覆之危”,龙泉溪从此成为自延庆向温州水路运输的要道。
    南宋时期龙泉地区又出现一位政治人物--何澹(1146-1219),字自然,兰巨乡豫章村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他在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处州通济堰。衣冠南渡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制瓷匠师云集南方,加之宋氏对青瓷颇为青睐,他隐隐感觉龙泉青瓷将迎来新的曙光。迁移人员从皇室贵胄、官吏学者到兵、农、工、商,几乎囊括整个社会阶层,大大提高了江南的整体人口素质与数量。浙江瓷业的壮大和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大型窑场的优秀窑工,加上瓷器使用人群对高品质的追求,终于导致了龙泉窑乳浊厚釉类产品的羽化。何澹不仅对龙泉青瓷器的外输,也对龙泉整体的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浓缩了人生的至美品格,何执中、何澹便是龙泉地区实践这一儒学精髓的杰出代表。他们要求人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清正廉洁、秉持道义,明辨是非、善于倾听,温润如玉、以诚待人,勤劳敬业、好奇善思,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在他们鼓舞下的龙泉民众,将此地区的窑业发展推至了顶峰。
    在南宋出产的青瓷作品中,莲花是一个常常被用到的图案。莲花代表了清廉,龙泉青瓷本身天青色的色彩,也象征着不受世俗沾染,洁身自好的清廉品格。文人工匠从文化和科技两方面入手,鼓励窑工阅读文化经典,以文人角度谋划器型,以工匠的精致研发瓷釉的结合,把青瓷在“质、型、色”上的特质与“有德君子”融为一体。
    南宋时期出产的龙泉青瓷,质地上胎泥紧密,挂釉厚实,成品坚硬清响,造型上端庄简洁,大巧若拙,外观上清雅不乏浑厚,瓷色上追求淡雅“青”,把龙泉青瓷“青”色之美发挥到极致。龙泉窑飞速成长为在南方最具影响力的专烧青瓷窑场之一,龙泉青瓷更以丰富多变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艺术美著称于世。自此以后,龙泉青瓷成为瓷界的“君子”,龙泉窑也迈入中国第一流瓷窑的行列。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7-12-14 09:07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