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德
现在年龄40岁以上的龙泉人一定都还清楚地记得一条在县城街道下穿流的云水渠,又称官圳。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水利工程,龙泉最大的治水工程,可与丽水的通济堰相提并论,在处州十县当中也属少有。
据周庄(宋)《蒋溪堰记》载:“蒋溪堰距今几百年矣。”蒋溪堰、云水渠究竟始于那一年,已无法查考。龙泉先民看到蒋溪(岩樟溪)依山峦缓缓而来,就从大禹帝那里承接了治水的气魄,开始了拦河截流引水润田的壮举。几经兴毁,到了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知县姚钮在修建天宁万寿宫后,躬访了蒋溪堰旧址,重新修建了蒋溪堰,拦水筑坝高3米,长5米,截溪水汇入水渠,灌溉农田3300余亩,使县城农民“旱潦民不告病,坐致登稳也。”但是,县城北面李山畈一带有良田几千亩,因地势较高,仍然得不到灌溉。于是“公乃凿云水渠,播为北流”,开凿云水渠,姚公措置银钱一百四十万,有田亩得灌溉者,也乐予捐费,还有民工大量投工,万众齐心,丙午年(1126)冬至来年(1127)终于完成了一条配套的水利灌溉工程,即云水渠。渠长6公里,宽3米,深2—3米。
云水渠的流向可谓匠心独具。水流从城西蒋溪堰入渠后,除主渠经西街、新华街、华楼街折转穿流外,还在吉林巷口,华楼街尾分别截出两面三条支渠,沿北河街,东后街和五粒石玄路而下,形成水分三路汩汩东去的布局,滋润着山水古城,浇灌着东首李山畈、大洋畈几千顷良田,养育了龙渊的芸芸众生。
历代每逢洪水侵袭和市政建设变迁,堰坝渠道毁损严重,屡修屡废屡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毕治策任龙泉县令,上任伊始,就急忙察看蒋溪堰、云水渠,工程之宏伟使他赞叹不止。察看后,他严令百姓要定期疏浚,不得倾倒污物于渠,违者重罚。他还到渠尾后甸村察访,寻求解决缺水困难,调集民工,自东街文庙起,开渠灌后甸村农田,这条接云水渠的直灌渠名为“文渠”。康熙年间,县令金辉全面修筑堰渠,民赖其利。乾隆二十六年(1761)渠被民侵占,埋塞,县令苏遇龙躬自查勘,复得故迹。同治七年(1868)知县顾国诏,谕绅士蔡士钊、蔡士钦、陈志仁、林蛟、叶应麟董其事,全面重修水渠两岸砌石防渗。民国30年(1941)6月,11月两次进行清理疏通。民国36年(1947),由民间集资将李儿园地段改道取直,重筑93.9米。1954年起,龙渊镇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化5个冬春,投入4万余工日,上自宫头下至马埠,截弯取直,拓宽加深加固。1970年至1974年间,两次由国家拨款修建,改干砌坝为浆砌块石坎,改进排灌系统,并引进宫头电站尾水,增加云水渠进水量。对云水渠修建和清理疏通,原城关镇副镇长童可钦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童可钦于1953年以来,多次担任过治水防洪工程的负责人,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多个治水防洪工程项目。为了加大水量,保证城区消防和大洋畈用水,1976年,他带头重新建筑一条长12米的水坝。他亲自规划设计,带领干部群众在西街杨碓埠和文化路分别开筑了二条排水道,水道口设置闸门,平时闸门关闭,保证供水,如遇涝灾,可随时打开闸门,将水渠积水排入龙泉溪,旱涝两不忧。1953年至1974年,他组织修建官圳,加固坝基、拓宽路面,负责领导用钢筋混凝土铺盖了官圳5000米,负责领导修建街道巷弄58条22459米。他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龙泉治水兴利而工作,直到70岁高龄才退息。在童可钦同志工作期间,每隔2至3年都要清理一次官圳。那时城镇居民都会分派到义务工,我们家分派到七八个义务日,我们也和大人们一起参加清理官圳的劳动,装的装,挑的挑,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每逢秋冬干旱季节,童可钦就在清圳前10天将闸门打开,排干官圳积水,在镇政府发出清圳通知后,他专门开会,发动群众,号召有力出力,无力出钱,自带工具,分段包干,限时完成。除年老体弱者外,干部群众都积极快乐地参加义务劳动。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组织瘫痪,社会公益事业无人管理,童可钦还是专心致力于治水。1967年夏天,天气干旱,四十多天未下雨,官圳断水。当年7月31日,城里发生两派武斗,为了解决官圳通水问题,他与镇里老周一起,早晨5时出门北向跑到大潭坪水电圳头关闸门,又向西跑到宫头上凉亭水电圳进口处关闭闸门,将锦溪与蒋溪两水引入云水渠,使大洋畈干旱的水稻田得到了灌溉,也使县城居民用上了渠水。
悠悠一千多年历史,云水渠流淌着多少治水者的汗水,流淌着多少人们的依依怀念。
云水渠匠心独具的特殊布局是渠道随街市而修呢,抑或是街道沿渠水而建?在漫长的岁月里,人傍依着水而生,水陪伴着人而动,或许两者就是这样互依互生,相辅相携中谦让着而兴建,逐步地完善,又不断地修改而成为如今这个格局。当年的街道留出半边让渠水穿行而过,那厢的店家架设铺板与街面相接,成为暗渠,而没有店铺的地段自然就成为明渠。这样或明或暗,明暗相间,给龙渊镇增添了小桥流水的神韵,让古城焕发出江南水乡的气息。渠水清澈透底,水中游鱼迎浪追逐。宋人沈说作诗《渠流》:“岸石湿粘萍,一渠流水清。每来疑雨过,小立见鱼行。”多么清静宜人的环境!为了方便居民用水,渠道又间隔着修筑了埠头。在那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居家总是趁着凌晨渠水洁净之时,汲水备用。每当夏日,我们这些顽皮的少年朋友常常穿着裤衩钻入清清的渠水中,或学游泳,或抓游鱼,玩得十分乐乎。到了午间,埠头便成为女人们的天下,她们一边在清冽的渠水中涤衣、洗菜,一边悄声传递心迹,释放着青春的欢愉,时有逗笑声飞上街面,令行人驻足怦然心动。这种时候,女人们会随着渠水的流动,把生活的劳累冲淡,把美好的憧憬撒开……
岁月不居,人事移易。一千多年来肩负着灌溉、泄洪、消防、日用于一身的云水渠,随着城市的改造,古城的扩容,自来水等现代化设备的安装,大洋畈的高楼林立,云水渠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隐退了,它默默地在封闭的水泥板块下淤塞。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积极认真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近,又闻云水渠(官圳)清理疏通工程已经展开,官圳为6条必需疏浚的内河之一,总长7华里。诚然整个河道清理工作难度很大,但在水利部门和有关街道、村委会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达到疏浚的目的。到时,云水渠那水清、流畅、岸绿、小桥流水的江南古城身姿定会再现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