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华楼街旧事

陈小龙

华楼街 (1987年3月15日)    潘世国 摄

    我一直弄不清华楼街为何取这个名,除了我的孤陋寡闻,在本地的史料中有关它的记载委实少之又少。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这条街上应该遍布华美的楼宇,气势煊赫。而实际上,华楼街就是纯粹的平民街,可谓名不副实。
    长二百二十米、宽九米的老街上,几乎没有大户人家。大多是两层的木板房,一家紧挨着一家,中间的板壁是两家共用的,也作为一个隔断。或许是年代过于久远,原本黄色的木板已经变得黧黑灰暗,使得整条街都透出一种陈旧的气息。这些两层小楼的底层几乎都开成了店铺,杂货店、饮食店、草药铺、美发厅……,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户主虽然从出租店面中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同时每天清晨就会在拆卸门板的吱呀声中被猛然惊醒。
    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更嘈杂的是两侧店面前自发形成的卖菜早市。那时,龙泉城内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农贸市场,也鲜有外地客商长途贩运蔬菜。每天凌晨四五点,本地的菜农,或推着手拉车,或挑着畚箕,或提着大竹篮,将刚采摘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集中到这里出售,原本就狭窄逼仄的街道显得愈加拥挤不堪,异常喧闹。顾客站在路当中与菜农讨价还价,说不上水泄不通,但行人有时也不得不侧身插肩而过。骑自行车的在街头就得下车,小心翼翼缓慢推行,以免撞到别人。
    若遇到雨天,华楼街上各式雨伞交错,挤成一团。两旁店铺为了遮阴避雨延伸搭出来的塑料棚子,此时也来凑趣,上面的积水蓄满后突然洒落,让人躲闪不及。这样的场景至今想来还清晰如昨,原因是我家住在原日用杂品公司隔壁,与华楼街仅仅几百米之遥,童年时几乎天天都在街上转悠。
    华楼街上为数极少的几幢砖混结构的建筑,都是属于公家的。记得街头有家叫做“水作业”的,是专业的豆制品生产作坊,销售豆腐、豆腐干、千张、豆腐泥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已算得上是美味佳肴。特别是刚煮好的豆腐泥,撒上一些葱叶,一清二白,味道十分鲜美。最主要的是价格低廉,成了普通人家的首选。记得有一次,年仅七八岁的我拿了一个铝锅去买豆腐泥,很快便淹没在等待的长队中。好不容易轮到了,个头矮小的我,踮起脚尖,努力将铝锅递到了柜台上。当我取回铝锅,准备抽身离开时,人群不知何故突然骚乱起来,拼命往前挤,我的手一松,滚烫的豆腐泥顿时全泼到了后背稚嫩的皮肤上。当时我撕心裂肺的惨叫响彻了整条街,等父母亲闻讯匆匆赶来时,我已被好心人送到了附近的城镇医院(现在的市中医院)。那个暑假,晚上睡觉时只能俯卧,也不能转身,后背一接触草席就锥心地疼。天气酷热,担心我的伤口发炎,母亲拿了扇子,不停地摇动,习习凉风伴我酣然入梦。持续了半个多月,伤口才渐渐愈合。
    相比“水作业”留给我的切肤之痛,我更乐意去华楼街中段的那家棒冰厂。那时没有奶油雪糕、冰激凌等等这么多的样式,包装也不花俏。所谓的棒冰,无非是糖水冷冻而成,也就红、黄几色,外卷一张薄纸而已。如果是赤豆的,那就算奢侈品了。我们常常在夏日的午后,守候在位于华楼街通往立本坊的那条小巷的棒冰厂窗口,等着棒冰拿出冷库的那一刻,包装纸上还带着一层薄薄的霜,令人暑气顿消。每支棒冰只要三分钱,对我们来说却已是巨款了。为生计所困终日辛苦操劳的父母,拗不过我们的死缠烂打,偶尔会给一两次零花钱,此外更多的得靠我们自力更生,头顶烈日,去捡拾牙膏壳、鸡胗皮、废纸之类,拿到西街头的废品收购站去换几个小钱。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每人买一支,各自慢慢享用。如果囊中羞涩,就只能两人共尝了。先前的一个狠劲地吮吸着,另外一个站在边上,眼睛都直了,口水暗咽,生怕轮到自己时已所剩无几,就不停地催促。等先前的那位恋恋不舍地交出棒冰时,后者的馋样可用狼吞虎咽来形容。棒冰不断融化,必须飞快地吸吮,还得用一只手托住,以免糖水滴落地下。有关棒冰厂的记忆,是清贫苦涩的少时岁月中难得的一抹亮色,至少我还品尝过甜蜜的滋味。
    也是机缘巧合,在离开老家去读了四年中专后,我分配到一个小镇工作,仅过了短短一年半,就进城调到了龙渊镇。龙渊镇坐落在镇府路,每天上班都必须穿过华楼街。置身其间,目睹曾经熟悉的场景和氛围,我感到一如既往的亲切,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啊!
    一年后,单位搬离,原来的办公室改成了宿舍,我分了三大间,很快成了一帮昔日发小和同学集结的据点,打扑克、搓麻将,这是主要的娱乐节目。无论谁输赢,最终我们都把钱无私奉献给了华楼街上的小吃店。那时的华楼街已成了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夜市尤其热闹,总是人满为患。在那些因陋就简的小吃店里,一拨一拨,满是我们这样吃夜宵的小年轻。数碟小菜,一箱啤酒,是我们的标配,当然不忘要上一大盆煎饺,刚从平底油锅里出炉,咬一口,齿颊留香。如果是冬天,则多会来一壶蛋丝酒,红红的很是诱人。当然,我们也会打打牙祭,弄一锅山羊肉或跳麂肉啥的,架在土质风炉上,吃得是痛快淋漓。可惜,我不胜酒力,常常是一瓶啤酒或一杯蛋丝酒下去,就貌若关公晕晕乎乎了。小城太小,在小吃店里不时会遇到熟人,于是乎就撤去屏风,两三桌合在了一起,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常常喝到凌晨,才尽兴而归。单身的我们,精力极其充沛,任意挥霍着青春时光。
    这样快乐的日子随着工作的再次调动戛然而止,几间宿舍也转让给了旧时的同事。再之后,华楼街作为“八路一桥”城市总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了拆迁改造,新建了一条颇具都市风范的现代化大街,宽度和长度不断拓展延伸,两旁徽式风格的高楼林立,呈现出一些古意。华楼街与官仓弄交叉口的一棵千年古樟特意保留了下来,依然枝繁叶茂,在它周围砌了几堵残墙,刻意营造了一种故园的意境。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2-26 22:0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