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一夫
“搬入新房子,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雨季。”近日,记者在龙渊街道一村采访时,村民王泽明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下雨天全家人都十分紧张,生怕房屋因雨水冲刷而渗漏、倒塌,现在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大搬快治”、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等工作的积极推进。在“大搬快治”攻坚战中,全市各重点乡镇(街道)成立攻坚组,全面推进灾害避让搬迁房屋拆除工作。
“我们人在外地,干部把搬迁协议千里迢迢送上门。一天假期不用请,就可以搬好家。”永康打工的郭国福签下屏南镇最后一位涉及搬迁的房屋拆除协议,嘴里直赞,“政策好,干部真贴心!”为确保群众居住环境得到切实有效改善,我市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各攻坚组成员积极走进田间地头,远赴市外省外,及时与当事村民取得联系。
去年,全市13个乡镇(街道)4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作,在150天内完成了汛前撤离、协议签订、房屋腾空和房屋拆除工作进度的“四个100%”,共避让搬迁740户2786人,完成丽水下达任务的244.38%,提前完成三年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任务。
我市还积极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重点加强对低保户、残疾人改造户的资金补助力度。去年,全市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428户,其中低保残疾50户,补助资金达281.25万元。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大的社会民生。我市以美丽县城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保护并重,加快江南新城和城东区块开发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城市绿道网、供水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20个里弄小巷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现已完成贤良路末端污水截流工程、大洋小区、东小区、绿苑小区等19个单体工程,涉及城区里弄小巷道路改造面积约60000平方米;完成塔下新村排放口、南大洋中畈排放口、西新小学西侧排放口、政府下路排放口等4个排放口的治理,共铺设污水管网650余米,完成投资200万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我市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安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