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华严塔·史志钩沉

——顺治版《龙泉县志》卷之八禋祀二页记载“崇仁寺,在县南五里,寺后列一大塔。邑人季达诗:步步拥长林,莓苔一径深。排云双塔迥,背日片岩阴。瀑泠清禅骨,茶香醒客心。兴穷诗未就,风外一蝉吟。”
——顺治版《龙泉县志》卷之十 八页记载“金沙塔,在金沙寺,距治三里,七级,皆可登。晋隋唐宋间名士多留题于绝级,僧无贾岛陈刚中之俦,不复收拾,今满壁蝌蚪芜糊,唯宋何执中诗,略可仿佛,良可慨也。”
——顺治版《龙泉县志》一本 卷之一兴地七页记载“金沙秋桂金沙,山名,在县双溪南。山坳有寺,亦叫金沙寺。邑令徐可先诗:昨夜洹陀布古塍,天花剩供佛前灯。千林粟贮来芝盖,孤岭锥寒坐静僧。无隐鼻空怀晦老,曼殊远近称金绳。剑川威范惟兹土,半滴曹溪洞口增。”
——乾隆版《龙泉县志》一本 卷之一兴地古迹三十一页记载“金沙塔,在金沙寺,七级皆可登。晋隋唐宋间名士多留题于绝级,惜僧非贾岛陈刚中之俦,不复收拾。今满壁蝌蚪芜糊,唯宋何执中诗略可仿佛,良可慨也。”
——乾隆版《龙泉县志》二本 卷之四禋祀寺院七页记载“崇仁寺,即金沙寺,在县南五里。寺后有塔。邑人季达诗:步步拥长林,莓苔一径深。排云双塔迥,背日片岩阴。瀑泠清禅骨,茶香醒客心。兴穷诗未就,风外一蝉吟。”
——光绪版《龙泉县志》二本 卷之四禋祀寺院十页记载“崇仁寺,即金沙寺,在县南五里。寺左有塔。乾隆三十七年,僧会景发重修。咸丰八年,被寇毁。仅存前堂数椽。同治八年,僧复初募建大殿、方丈、斋房等处。邑人季达诗:步步拥长林,莓苔一径深。排云双塔迥,背日片岩阴。瀑泠清禅骨,茶香醒客心。兴穷诗未就,风外一蝉吟。”
——1994年版《龙泉县志》第7页大事记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造华严塔(俗称金沙塔)。”
——1994年版《龙泉县志》第27页大事记记载“1956年1~2月间,为解决修建城关镇街道所需砖块,拆毁金沙寺古塔和东大寺双塔。经揭发,中央、省、地有关主管部门和检察机关来县调查核实。1957年6月1日,在县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罢免了拆塔事件的责任者。”
——1994年版《龙泉县志》第627页第十九编文化记载“附:拆塔事件。
1956年l~2月间,为修建县城新华街,县人民委员会部分领导人,以“废物利用”为由,未经上级批准,先后拆毁崇仁寺(金沙寺)塔和崇因寺双塔,取砖铺路。并以“消灭迷信品”为理由,毁坏塔内经卷、绘画、佛像等大量文物。
金沙塔,名华严塔,位于县城南4里金沙寺内,塔身砖砌,7级,高约11丈。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成。
……
1955年12月,县委在全面规划(草案)中决定兴建县城南大桥和砖砌新华街,并于1956年1月由一名副县长负责全县交通修建工作,由民政科科长负责实施。由于铺街砖块难以解决,负责此项工作领导人决定拆塔取砖,并多次在向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请示公文、电话中隐瞒真相,造假报告。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于1月18~22日拆毁崇因寺双塔,1月24~2月26日拆毁金沙寺塔。同时,烧毁和散失塔内经卷及绘画等250多卷,熔化、出售铜镜9面,铜箱1只、铜钵、铜灯、铜佛像、小银塔各1座,古钱70余斤(其中金质古钱6枚、银质古钱若干枚)等。
1956年12月,《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相继披露。1957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浙江省龙泉县和湖北省均县破坏文物事件的通报》(文习字第15号)对此事件提出严肃批评。1957年6月1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罢免了拆塔事件的主要责任者职务。”
——《温州市志》记载“1956年1月18日,龙泉县拆毁五代金沙寺华严塔和北宋崇因寺(又称东大寺)双塔。温州专署、温州市人民委员会就此发出联合通报,省人委对拆搭事件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编辑:饶靖宇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4-19 11:05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