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慈孝文化“种”进村民心田

    记者 季丹                                      

    “柳火生,好样的,为你点赞!”近来,在城北乡黄裔村,“柳火生”这个名字被大伙一直挂在嘴边。不久前,35岁的柳火生从龙泉奔赴杭州,为一名素昧平生的3岁男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感动了很多人。
    柳火生,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什么促使他放下农活家务,独自一人前往杭州去帮助一个陌生人?他说:“在我们村,不管是谁,只要可以帮助这个小男孩,大家一定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做。”他眼中的坚定,让人分外动容。


    城北乡,数百年来有广为流传的慈孝文化。近年来,该乡以专职保姆、乡贤、“微孝夕阳”分会等为抓手,引导大人“修身尽责、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教育孩子“敬老尊贤、明礼知耻、守信厚德”,把慈孝文化“种”进村民心里,并落地生根。
    在城北,村民们都以能被评上道德模范、好儿媳、文明家庭等为荣。在乡亲们的眼中,对老人孝顺,对幼小慈爱,对友邻友善,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是值得敬重的。

慈孝文化“种”进老人心里

    穿行在城北,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三三两两的白发老人坐在房前树下,聊天、下棋、做手工。全乡1.2万人口中,外出创业务工有近8000人。于是,“专职保姆”成了 “特产”。
    “挨家挨户去走访独居老人,了解老人身体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对大贵溪村“专职保姆”吴金明来说,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敲门。
河里村“专职保姆”徐启华每天都要到几位重点看护老人家中,帮忙买药、代购生活用品,打电话给老人子女报平安。
    “隔三岔五有人问,出门散步有人陪,头疼脑热有人管,日常琐事有人帮。”这句顺口溜成了城北乡留守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3年,城北乡政府聘请专人为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养老服务,除了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还管理着村里留守老人的健康档案,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走访,提供心理抚慰、法律援助、应急救助、文体活动等服务。
    截至目前,城北乡为留守老人配备17名责任医生、35名“专职保姆”,以及600余人的养老服务志愿者和红心党员养老服务团队,用实际行动传递慈孝文化。
为了真正做到让老人老有所依,大贵溪村里建起了“慈爱食堂”。老人只要每天交3元钱,一天三餐有人妥当安排,完全不用愁。
    村民季明德告诉记者,“慈爱食堂”运行的费用部分由老人自缴,部分来自村中的慈孝基金。慈孝基金主要由民政、乡里及本村在外经商务工的青壮年自发捐赠。
事无巨细,留守老人的吃、穿、住、行,甚至是精神生活都牵动着每一个村民的心。现已有21个村完成村级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86岁金埠村村民王春连,是一位老游击队队员,更是一位好婆婆,婆媳感情胜似亲母女。在儿媳脚踝骨折期间,王春连包下了全部家务活,细心照料儿媳的生活起居一个多月。她说,一家人健健康康,和和睦睦,就是她的福气。


     结合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城北通过提炼慈孝文化元素,在家庭中“植”入慈孝文化。同时,支持开展翻修家族家谱、楹联慈孝文化创作展示、姓氏宗亲联谊会等民间活动。

慈孝文化“种”进乡贤心里

    传播慈孝文化,城北不仅政府出力,还结合社会各方的力量,举全乡之力。
    为村里建一座桥,对村民来说是一件大事。3月24日,在上海创业的溪下村乡贤们举行了捐款会,凝心聚力,为家乡修路造桥出钱出力。
    今年,东书村准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大干一场,但如何干,难倒了村民。又是乡贤座谈会,帮村民解决了这一难题。
    用实际行动支援家乡建设,这样的例子,在城北不胜枚举。去年重阳节,乡里的老人格外开心,不仅可以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还能收到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慈善拍卖,乡贤们带头践行慈善,传递爱心,为老人添置生活用品……
    动员乡贤力量,发挥乡贤文化的作用,实现德治。城北乡大贵溪村老党员季明德在村里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行动凝聚起乡村治理的经验与智慧。退休后,老人为乡村青少年当起义务辅导员,撰写了大贵溪古村落的变迁史和文化风俗史,组织成立的“老年协会”成为村里协调矛盾的“老娘舅”。还定期开展法律、养生等知识的学习,使大贵溪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东书村有一支由在外创业的老板、老板娘组成的“上海舞蹈队”,经常到群众中,用文艺方式引导村民行慈尽孝,通过每年一次的乡村春晚活动,宣传本土的孝顺典型,引导村人向典型学习。
    像季明德老人一样,城北的乡贤不断涌现,有的是外出创业者,有的是威名在外的能人,有的是文艺引领者。他们不仅品行良好,还有一定影响力。但如何能让他们出对力、用对力,城北一直在不断探索其中的好做法。如今,在全乡讲慈孝、行慈孝的氛围下,乡贤们拧成一个绳,劲往一处使,为本土发展献计献策。截至目前,城北乡共有乡贤78名。

慈孝文化“种”进村民心里

    为解决老人们理发难的烦恼,2016年,大贵溪村全体党员出资成立了理发室,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每周六开放。党员吴伟平担任义务理发师,理发产生的水、电等相关费用则由全体党员负责。
    为了更好地为留守老人服务,大贵溪村党员方建新提议成立协会,得到了城北乡“两代表一委员”以及一些企业负责人的支持。2017年猕猴桃采摘节开幕式上,“微孝夕阳”慈善协会正式成立,首批16名会员为协会捐款共3.3万元。之后,老人免费理发店所产生的费用都由该协会负责。
    如今,在“微孝夕阳”慈善协会的科学管理下,老人免费理发室开始向全乡推广,南溪村、外埠村的免费理发室已经“开张”。
    “微孝夕阳”慈善协会只是城北开展“让留守老人舒心养老、外出人员安心创业”的“双心”工程,全力打造慈孝之乡的一个。现今,慈孝文化景观在这里到处可见,慈孝文化的宣传品、文化墙、长廊,还精心打造慈孝文化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慈孝文化等。
    在城北乡上东小学,除上慈孝文化课,学校还利用主题班会、主题队日等活动,将慈孝教学与品德教育相结合,不定时开展“慈孝文化进校园”的“五个一”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演讲比赛,主办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开展一次“知心家书”评比,践行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评选一批慈孝少年。
    为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尚,城北乡以大贵溪村为试点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推动移风易俗进村居、进学校、进家庭,让村民们接受“慈孝文化”的熏陶。
    邻里和睦,乡贤正气,治理有效,一派乡村文明新风尚映眼帘、浸心田。从慈孝入手,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在这条路上,城北正走得越来越坚定。



编辑:饶靖宇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4-23 16:07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