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返乡创业办农场 大学生成为农耕新生力量

    见习记者 蒋加丽 通讯员 罗雅丹    

    “看到一颗种子发出芽,长出叶,开出花,结出果,又回归成一颗种子,你不觉得自己见证了一个生命伟大的过程吗?”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在抒发情感。但是,23岁的彭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热爱。这个返乡创业办农场的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农耕的新生力量。
    近日,记者来到兰巨乡大汪村“乐正越果”农场,只见农场主彭求正撸着袖子,穿着雨靴,弯着身子在地里忙着打理西瓜苗。“这里共有10个大棚,近12亩地,你们看,这1400多株西瓜苗长势很不错,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吃上西瓜了。”彭求搓了搓手上的泥土,热情洋溢地说。
    2013年9月,彭求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就读农学专业。通过学习,他渐渐喜欢上了农业,跟着老师们学习作物栽培技术,积极参加与农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毕业后,他听从父母的意见,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他不想花了4年学来的知识就那样浪费。他说,人一生最幸福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在与父母沟通后,他毅然辞去稳定工作,背起锄头下了地。
    说话间,远处正在锄草的父亲放下农具向我们走来。说起儿子,彭求的父亲既自豪,又无奈。他说:“从小我就教育他们姐弟俩,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像我一样当农民,没想到他大学毕业后,还是成为了一位农民。”
    “父亲刚开始并不支持我的决定,不想让我过这样风吹日晒的苦日子,但是我告诉他自己喜欢和田地打交道,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彭求不仅说服了父亲,后来还让父亲成了农场的技术指导员。
    彭求坦言,虽然自己生在农民家庭,也学了系统的农业知识,但是真正干起来,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他拿着拮据的创业启动资金,在大汪村租下了十几亩地。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他自己搭建了种植大棚,从深耕整地、选种育苗、建造滴灌到配置有机肥无机肥比例等,彭求事事都亲力亲为。他每天背朝太阳头朝地,皮肤晒得黝黑,手掌上都是老茧。当同龄人都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却在田里翻土,但他从不叫苦,反而越干越起劲,不论刮风下雨多么恶劣的天气,他总是坚持在农场干农活。
    “一个合格的现代农业人,不仅要学会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还要学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营销模式。”彭求认为,种出好的农产品只是第一步,让人知道你的农产品并认可它,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彭求对产品的营销有了自己的规划。他结合鲜售、加工果脯、制作果酱和果酒等不同方式,针对不同季节进行适时销售,还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开拓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
    农场注册时,彭求为农场取名“乐正越果”,旨在提醒自己“规规矩矩做农业,怀守仁心做农业”。成立农场之初的彭求对于农业创业成败尚未可知,但他相信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他说:“落叶归根,而我觉得叶茂归根才能回报这片生养我的土地。我力虽薄,但立志扎根龙泉,为农耕注入一份新生力量。”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4-24 09:0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