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刘春长:千锤百炼出工匠 非遗薪传在龙泉

    见习记者 季卓奕                    

    从求温饱到谋创意,刘春长凭着拼劲和闯劲,用踏实、坚持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展示他对宝剑锻造的专业、执着与不懈追求,诠释了一种至高无上而又朴实无华的境界——国器工匠精神。
    刘春长出生在石达石街道炉地垟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家境贫寒。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的他为了生计,不得不进城谋求一门手艺。在他18岁那年,当看到宝剑这个行业很赚钱,刘春长便开始投身入行。无奈传统宝剑制作工艺繁复,传承门槛高,个人努力始终如同瞎子摸象。几经辗转,终得机缘巧合,刘春长有幸拜传统铸剑世家“千字号剑铺”掌门人周康有大师门下,开始了传统宝剑锻造的学习。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曾想到,正是从这里开始,让他从此与铸剑结下了放不下、离不开、舍不得的不解之缘。
    “原来不起眼的一块铁,竟可以做出这样的好东西。”在师傅周康有的精心指导下,刘春长重新开始了抡锤打铁,从剑条的锻造到装具的研究,研磨、铜工、木鞘等每一个过程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很快,他就对刀剑文化和铸剑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地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执着的铸剑态度:从铸剑到问道,探索本源的剑道。在师傅的鼓励与支持下,刘春长出师立业,创立了自己的“春长剑铺”。
    要想打出一把好剑,必须经过打胚、淬火、粗磨、雕刻、压花等二十多道工序的锻造,传统的传世名剑更是大大小小涉及一百多道工序,光立意的装饰图案就要涉及历史、民俗、武道、宗教等方方面面。“常规二十多道锻造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步没做到位,整把剑就毁了。”刘春长说,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最重要的就是淬火。淬火特别考验人的水平和心境,火候过猛或过弱,都会影响宝剑锻打出来的效果。
    有了技术,宝剑销售又成了问题。在龙泉本地销量不好,刘春长就带着宝剑一个人前往义乌、北京等大城市,一家家商店去推销。“背着沉重的宝剑走街串巷,不仅要遭受白眼,有时还会被人赶出来。”刘春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显露出了当年的窘迫和无奈。“人生哪能处处如人愿”,在销量逐渐稳定后,他又遇到了创业路上的另一“荆棘”,宝剑送到了卖家手中,钱款却收不回来,损失上万元。“本钱都是借来的,当时上班族月工资也就200元左右,一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刘春长说, “好在大家都相信我,后来几年,我真是铆足了劲挣钱,希望能早点把欠大家的钱还清。”
    苦过、累过、笑过、彷徨过、失去过、获得过……对于刘春长而言,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的还要去面对。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2015年,刘春长被评定为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得到认可,刘春长自然高兴,可作为传承人,他也始终关注着技艺的传承。“制作宝剑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毅力,就很难坚持下来。这一行实实在在认真做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让刘春长欣慰的是,在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他的长子也开始了学剑、问剑和做剑之路。
    刘春长从事宝剑行业的二十多年来,他不断突破自我,努力让锻造技艺更精、更美、更专。从默识揣摩到渐入佳境,学习是刘春长锤炼工匠精神的不二法门。“因为你永远做不到最好,你只能要求自己去做得更好。”这几年,他坚持参加各类宝剑展览会、交流会,不断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铸剑水平,并研究比较各类百炼钢花纹样式,从传统日式“包钢夹心”到中式传统“夹钢锻打”工艺,尝试设计复原前朝各代的宝剑,受到业内人士与专业评委们的认可与肯定,屡屡在各展览会上获奖。

    刘春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获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银奖,首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年度大奖赛宝剑组银奖,“非遗薪传——浙江宝剑锻制技艺精品展”银奖,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等。作品被北京艺术博物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地永久性收藏。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5-21 08:59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