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丽水日报]让思贤广场成为八都的精神家园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一位年轻母亲牵着小孩子在苦斋记的石碑前驻足停留。身后的广场上,妇女们轻盈地跳着广场舞,小朋友们则在嬉笑打闹,老人们漫步其中。感受着二村村民们茶余饭后生活的变化,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入村时的情景。
  去年5月,我转任八都镇党委书记。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意,每天傍晚,我都会约上一两位村干部进村走访,而镇政府所在地的八都二村,是我走访的第一站。
一天傍晚,当我们走过村委会办公楼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叶青指着旁边的一大块空地,诚恳地对我说:“刘书记,这一大块空地,是不是能利用起来?”叶青告诉我,这几年虽然二村经济发展得不错,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但精神生活明显滞后,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想找个唱唱歌、跳跳舞的场地都没有。
  这块空旷而杂乱的场地,我早有耳闻。这片区块内占地面积近7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以前是谁也不敢捅的“马蜂窝”,但在叶青的带领下,村两委在短短1个月内就全面完成了拆违工作。
  “你看,那就是村民们休闲健身的环境。八都群众能歌善舞,对文化的需求可大呢。”顺着叶青的指向,我看到离空地不远处的一块蓝色铁皮棚下,一群大妈正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翩翩起舞。
  之后的走访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空旷的土地和大妈们幸福的笑脸,一路沉重。那一夜,我对八都发展理出了一些新思绪。“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百姓建起一个富有八都精神的文化广场。
  第二天一早,我就带着分管建设的副镇长吴秉文再一次来到二村,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商讨违建地块拆后重建的事情。我表达了想要建设文化广场的思路,没想到他们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他们当即表态:“政策处理工作保证按时完成,绝不给镇里拖后腿!”
  两周后,分管副镇长和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便带着规划设计图来见我。仔细查看后,我发现了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一个乡镇的广场像一个城市广场,华丽气派却少了乡愁和特色,材质偏差、布局不实用、文化元素植入匮乏……更重要的是整个广场设计没有主题,只是一个活动场所而已,这一切都与我的预期相差甚远。
  设计改了一稿又一稿,可都不尽如人意。时间一天天过去,项目推进一度受阻,是按照现有图纸如期建成一个没有特色的广场,还是彻底推倒重来?我陷入了两难。
  也许是我执着,又怕辜负群众期盼,便主动参与了设计工作,通过走访乡贤、查阅资料、征求意见、请教专家,我们了解到,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刘基在探访隐居匡山的八都先贤章溢时,与章溢先生“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的言行产生共鸣,作了一篇《苦斋记》。其精神实质,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的“敢于吃苦、耐于寂寞、苦干实干”精神。
  让后人明白“苦乐相倚”之理,见贤思齐,秉承“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正是先贤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将《苦斋记》勒石铭记以启迪后人的想法,在我脑中应运而生,“思贤”文化主题广场水到渠成。
  按照这个思路,广场设计通过多方征求意见,终于尘埃落定。去年11月,思贤文化广场落地建设,项目开工前,二村村两委干部还定下了“不参与工程承包、不照顾亲戚熟人、不乱开人情口子”的“约法三章”……
  2018年春节前,广场基本建成。除苦斋记外,广场还有以章溢、叶子奇等先贤故事为发端的“三溢”“静斋”文化长廊,有象征牡丹花开富贵的群众大舞台,有寓意年年有余、竹报平安的传统文化墙等,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看着文化广场的热闹景象,想起当初大妈们在蓝色铁皮棚下的幸福笑容,我内心感慨万千。发展乡村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希望思贤文化广场不仅是一个活动场所,更是我们八都的精神家园!而通过广场的建设让我感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基层干部应该脚踏实地,用心、用情、用力,会干、快干、实干,努力建设一个个精神家园,让“精神”小康、“思想”小康、“文化”小康成为我们小康建设路上的最强引领!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05-28 10:55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