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端午说粽

■ 邬必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是一项重要的应节内容。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关于粽子,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写过《风土记》,应是最早的记载吧。粽子的起源说法较多,南朝梁人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可见,端午食粽是为祭祀屈原之说由来已久。
  史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端午食粽成为风俗。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为“益智仁粽”。《风土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当时的江南地区,端午节人们已普遍食用用菰叶裹黍米粟枣的粽子,叫简粽,也叫角黍。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朝时,粽子品种繁多,形制不一。南宋陈元靓编撰的宋代大型岁时风俗记《岁时广记》(卷21《裹黏米》,中华书局)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粽,加之以枣,或从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可见当时,粽子的外观、形制并不单一,做粽子的原料愈加丰富。宋代以前,粽子原料通常用糯米、枣、糖混合制作,宋代则以栗子、胡桃等加入粽子,并有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则“每届端阳之前,人们要互相馈送粽子”(《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历民国至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食用粽子”之俗仍沿。
  当今,粽子的形制、品种更多,有用箬叶包的、笋壳包的,有长的、短的,有甜的、咸的各种馅料的粽子。众所周知的嘉兴“五芳斋”粽子品牌最为响亮。
  在龙泉民间,端午节的粽子有两类:白粽和黄粽。主要原料均为糯米,或掺入一定量的粳米。用箬叶包裹,用岩草或棕榈叶撕成丝条捆扎。白粽以猪肉、豆沙、麦豆、赤豆、板栗、红枣等为馅料,包好后用水煮熟,吃起来糯黏香甜,口齿留香。黄粽即灰碱粽。将山上砍来的黄荆柴,连枝带叶烧成灰,泡成碱水,再将粽米加灰碱水浸泡一定时间,手工包成。讲究的人家,还加以猪肉、豆沙、麦豆、赤豆、板栗、红枣等作馅料,包好后用水煮熟,颜色橙黄冻透,清香四溢,令人垂涎。我小时候吃灰碱粽,也偶尔会沾就着凭计划票证购买的少量白糖吃,那是又香又甜,特别好吃,至今难忘。
  在龙泉,粽子不仅是普通民众的端午食品,而且成为饮食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龙泉民间有句谚语“冷粽热麻糍”,此粽指的就是灰碱粽,因灰碱粽有和胃消食、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冷食灰碱粽不会积食、不伤脾胃,且较长时间存放也不会变质,适宜外出劳动或远行时食用。民间关于端午粽子的谚语还有:“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说明未过端午节,天气仍会转冷,要穿衣保暖。“吃了端午粽,棉被远远送。”意思是过了端午节,天气就会热起来,棉被可以收藏了。另外,还有不少与粽子有关的谜语,如:“四角翘翘、丝带缚腰;猜得着君子,猜不着饭包。”“皮生狐狸山下,身出田垟阔畈;人人喊君子,其实是饭包。”“皮在青林山,肉出大田垟;潭里翻跟斗,岸上脱衣裳。”龙泉一些地方过端午节,已订婚的男方还要向女方送端午礼。这端午礼就是以豆沙或红枣等甜品作馅的粽子和“三包头”(即砂糖、桔饼、红枣)。女方大人则要以拆扇、毛巾(或手帕)和带杆的大蒜作回礼,以示注意防暑,保重身体,体现了对准女婿的关爱之意。因大蒜形似鼓槌,蒜与“算”同音,有讲话算数之意,意寓这门亲事一槌定音,信守承诺。这些谚语、谜语、习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龙泉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龙泉地方民俗文化。
  时代在不断发展,端午节这些习俗与文化,有的也许已渐渐淡化成为历史,现在的年青一代人恐怕了解的不多了。



编辑:饶靖宇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6-15 10:4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