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富”了群众头脑 “鼓”了百姓腰包

“远教+”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记者 金伟红 通讯员 游继华 刘铭伟 黄淑慧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远程教育示范带建设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示范带各村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村民对市场、信息、技术的需求状况,充分挖掘远程教育网上资源,探索“远程教育+”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远程教育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剑池街道大沙社区旁的来料加工点,缝纫机扎眼穿线的“哒哒”声响成一片,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赶制一批出口沙发垫订单。“还有2000份的任务要完成,大伙儿得加把劲。”车间主任一边说一边清点已完工的沙发垫成品,并做好记录。
   2015年,剑池街道大沙社区借力“远程教育”的东风,成功创办了远教实践基地,利用远教平台资源为周边群众辅导来料加工知识与业务培训,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有效促进闲散劳动力就业。
   “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平均每个月都能挣到3000多元,收益还不错。”家住大沙的龚丽娟告诉记者,以前在厂里上班,每天指纹签到,必须准时准点,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都不方便,后来从基地远程教育了解到了来料加工,就欣然加入了,现在也算是加工点的骨干员工了。说起来料加工与远程教育,龚丽娟满脸笑容。
   通过长期的创新探索,我市逐渐形成了以远程教育为依托,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品牌+特色”的产业结构模式,涌现出了一批通过远程教育指导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例。
   竹垟畲族乡还将乡村振兴讲习所与远教平台相结合,将讲习师的线上讲习课程录制成课件,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学习。“通过远程教育,我在家里学习了双益菇业董事长叶圣益讲的关于食用菌产业的课程,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和实用技术,对我发展黑木耳产业帮助很大……”竹垟畲族乡金田村村民刘治顺告诉记者,叶圣益还到村里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针对性地帮大家分析了黑木耳培植存在的问题,并与村民探讨如何管理菌棒,帮助他们实现食用菌产量、质量双提高。

远程教育为“全域旅游”添辉助力

   “我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集体观看了《20年美丽乡愁路》,详细了解义乌市七一村20年发展变化后,党员干部们如何振兴乡村的思路就更加明确了……”住龙镇住溪村党支部书记项清文告诉记者,住溪村结合红色文化,着力打造远教“现场教学”点,并配齐电脑、网络、投影等现代远教设备,成功打造出了特色“红色远教大课堂”,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远教平台的影响下,住溪村开扩思维,将红色文化融入远程教育工作中,唱响“省干教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妇女干教基地”等金字招牌,整合“红军街”“红军学堂”“红色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2017年,共吸引了省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近1.5万名党员前来开展红色教育游。
   该镇西井村则通过浙西南特委旧址修复工程建设,新增了浙西南特委会议旧址、红军指挥部、红军营房、练兵场、炮台等红色文化展陈平台,进一步丰富了“美丽西井 红色古村”的红色景点文化内涵,有力提升了住龙“红色小镇”旅游品牌影响力。
   此外,竹垟畲族乡通过远教平台,发挥畲族特色,巧打差异、民族、生态三张牌,“掘金”乡村旅游市场。今年仅“三月三”山哈文化旅游节一天就吸引了1万多名游客前来感受民俗风情。道太乡通过远教平台学习后,成功打造了“仙宫道太 渔乐天堂”旅游品牌。如今,集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库区垂钓、乡村漫游体验、探古寻踪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还吸引了不少在外村民返乡投资创新业,推动了乡村振兴。
   为拓展增收动能,我市还积极打造蜂旅基地,加强蜜蜂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并通过举办采蜜节等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龙泉生态、龙泉蜂蜜、龙泉蜂文化,叫响了“龙泉蜜语”品牌。去年,通过举办首届采蜜节,住龙镇西井村当年仅蜂蜜产品收益就达70余万元。

远程教育为扶贫致富“大补血”

   “年纪大了,别的干不了,养蜂是最好不过了!”在竹垟畲族乡盖竹村,村民何兰芝忙着查看蜜蜂生长情况。去年10月,何兰芝等20户低收入农户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了养蜂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开始养起了土蜂。按照土蜂蜜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端午前后完成采蜜,预计养殖户年均增收至少万元以上。而这与远程教育的带来的福利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技术优势,在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使远程教育“小课堂”成了精准扶贫的“大舞台”。此外,我市相关部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推行群众“点菜”、远程“下厨”的“点击式”服务,采取专家辅导、示范带动、协会引领、基地辐射、政策扶持等措施,为精准扶贫“活血”“补血”“造血”。
   竹垟畲族乡的王海和,通过远程教育得知养殖与种植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湖羊基地,并种植300余亩的红薯,将红薯藤条与红薯渣给湖羊吃,用湖羊的粪便当肥料,为红薯施肥。如今,基地越办越大,也越来越忙,王海和就在当地招收一些低收入的村民来基地务工,让他们就近工作,足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
   “每年旺季,老王都会叫我过来帮忙,获得的经济收入,刚好补贴家用。”在旁边喂养湖羊的雷大妈说,平时家里收入较少,生活比较艰苦,是老王安排她在基地上班,现在,她家已经成功脱离低收入农户的队伍了。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6-21 09:09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