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革命老区故事 1935年,水塔村张陈新一家的遭遇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龙泉是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域,群众基础比较稳固。境内住龙镇革命老区水塔村位于西北边陲,距市区40公里。1935年~1940年间,中共浙西南特委(后改为处属特委)机关设立于此,是我市第一次召开“党代会”、起用第一部电台、第一次举办干部训练班的地方,为领导浙西南地区革命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当年斗争非常残酷,水塔村的群众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张陈新一家就是其中一例。当年特委书记张麒麟等人在水塔领导革命斗争时,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白天都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红军棚中,生活条件非常困难,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支持革命的当地农民的帮助就无法生存。张陈新长期冒着生命危险接济他们,及时为他们送去粮食等生活必须品。为了表彰和感恩张陈新的功绩,特委曾经给他颁发了一枚勋章。据说,当时这枚勋章很有含金量,曾有人提出用不少粮食调换,但都被其一一拒绝。可惜勋章具体名称不详并在主人逃难时丢失。

  由于龙泉贫苦农民向往革命,浙江又是蒋介石的故乡,1935年3月粟裕、刘英率挺进师进入浙江后,国民党报纸惊呼:“赤化已波及全浙,前途堪虑……”蒋介石慌忙从江西调回其精锐部队赴浙江对红军进行“围剿”,当时进驻龙泉的国军部队是罗卓英十八军的第十一师。

  1935年(民国廿四年)9月,一支国民党白兵部队包围并进占水塔村,所幸特委领导和游击队、革命群众早已撤离,张陈新也逃进了深山躲避。

  不巧的是,这一天张陈新怀孕的老婆叶明招因为挺着大肚子即将临产不能行走,就只能冒死留在了家里。白兵进村后抓不到特委和游击队的人,就放火烧掉了特委机关住过的房子,把村里的鸡鸭鹅、猪牛羊等家禽家畜以及粮食全部抢走。大约一个连的白兵进占了张陈新的家,挤满了所有空间。恰恰这个时候,叶明招由于紧张过度,肚疼欲裂,便哭求白兵军官给她一个房间生下孩子,但那军官根本不予理睬。结果挨到深夜3时左右,叶明招就在后门水井边痛苦地生下一个女孩。由于生下女孩后没有东西包裹孩子,自己也无东西吃,就把孩子放在一只土箕内,母女俩随后便不省人事。直到第二天,人们从山上下来才在水井边发现并拯救了已经昏迷的叶明招和只有一丝儿气息的女孩。这已是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距孩子出生过去了13个小时。所幸的是当时正值夏季天热,母女俩才得以保全性命。

  然而,祸不单行,张陈新逃难上山时口中叼着烟筒,不慎向前一个嘴啃地摔倒,结果被烟筒管扎伤了咽喉,导致终身伤疾。

  自那以后,国民党经常派兵到水塔一带进行“剿匪”,而且一来就是几个月,并把抓来的共产党员用“老虎凳”等毒刑摧残折磨,把村上疑为参加革命的人押送至龙泉县城坐牢,弄得民不聊生,使得当地人根本无法生存。据村里老人回忆,当年人们均被迫背井离乡,四处奔逃,水塔村也因此几乎成为了“白村”。

  张陈新带着一家六口选择去福建浦城避难,临走前,特委书记张麒麟曾握着张陈新的手深情地说:“是我们连累了乡亲们啊!请相信共产党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等我们接管了国家政权,我就接你们回来!到那时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好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逃难至浦城后的张陈新喉伤未愈又染瘟疫,可怜的他客死他乡时只有32岁。当时他们六个人去的浦城,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死了3人。那个生在水井边、现年已经84岁高龄的幸存女儿张佛秀老人,每每说到父亲死后由于无钱下葬只能用一张树皮包裹着尸体入土一事,至今仍心酸不已,泪流满面。她说:“我父亲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又识一点文化,对革命非常忠诚,如果能够活到解放,肯定是个当干部的人才啊!”

  解放后,水塔村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也开始陆续回到家乡。1950年,当年的特委领导幸存者,曾任龙泉首任县长的曹景垣同志回水塔村看望革命老区乡亲们时,不忘张陈新对革命的贡献,走访了张家并特意给了张家人30元人民币。临走时,曹县长还交代有什么事到龙泉一定要找他。后来,张佛秀到龙泉看病、办事都住在曹家,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51年曹县长调离龙泉。

  1982年,也是当年特委领导幸存者,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宣恩金同志,回访水塔村时,一落脚首先就打听张陈新、“老二估”等曾经热心支持过革命的好同志,可惜他们都已经去世多年。倘若他们在天之灵得知如今人间已经改天换地,儿女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一定会喜笑颜开!

  吴炜收集整理



编辑:饶靖宇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7-10 09:3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