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活树变活钱 生态变资产 青山变金山

林地经营权流转唤醒“沉睡山林”

  记者 季丹 通讯员 童卫红 何小兵

  “我得到第一笔10万元的林权贷款后,在义乌开了一家小吃店,每年都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现在不仅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还在义乌站稳了脚跟。”上垟镇花桥村村民陈仲友告诉记者,自花桥村惠农担保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们村贷款360多笔,总计3400余万元,不少村民都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致富。

  我市是浙江最大的林区县(市)、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居全省前列。以花桥村为例,平均每户拥有林地面积77亩,户均资产价值在20万元以上。然而,长久以来,广大林农只能通过“砍树”来“换钱”,结果越砍越穷,因为“山林不能流转,更无法变现”。

“一张证”盘活绿色银行

  随着集体林改的不断深入,通过林地流转规模化发展林业产业的林业经营模式在我市悄然兴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与林农签订了协议,但因为缺少相关权属证明,我还是不放心,担心到了有收益的时候会与农户产生矛盾。”阳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利武说,他不能以法人身份申请林权抵押贷款,只能通过以林地流转合同再与农户补办协议的方式进行融资。

  如何让“活树”变“活钱”,搞活“绿色银行”?2013年8月,我市出台《龙泉市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实现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赋予林地实际经营人在权属证明、林权抵押、采伐审批等方面的法律权益。以《林地经营权流转证》进行抵押贷款,真正让资产流动起来,让林地流转双方吃上“定心丸”,银行吃下“放心丸”。这项制度还得到李克强总理点赞,要求在全国推广。

  目前,我市已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352本,面积5.5万亩,占丽水的33%,占全省的18%。第一个办理“流转证”的经营大户郑自友说:“没有‘流转证’,就没有我的千亩香榧精品园。我靠‘一张证’贷到238万元,一口气流转了130余户林农的2600多亩林地。”如今,郑自友的香榧基地已种植香榧2100亩、茶叶300亩、雷竹200亩。今年,仅套种的茶叶有20多万元的收益。

创新林改让青山变金山

  继推出《林地经营权流转证》 “一张证”后,我市不断创新林改新举措,推出了“林业一本图”“一个合作社”“一份林地信托”“一张质押合同”“一份预期收益”“一份保险合同”“一个林改综合体”。集体林改“八个一”新举措的陆续实施,为我市林业发展开拓了新局面。

  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我市全面推广“林权IC卡”。林农凭着“林权IC卡”直接办理林木采伐、林权抵押、林地流转等手续,同时还实行抵押创新。上垟镇花桥村惠农担保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龙泉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说,该合作社是当地村民共同出资80万元组建的,旨在村里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一个简便的融资平台,成为破解农村抵押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市已相继建立了15个村级林权担保合作社,累计反担保贷款1360笔金额13163万元。同时,有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现已推出了林农小额循环、林权直接抵押、流转证抵押、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截至5月,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9万笔40.7亿元,占丽水的20%,占全省的13%,是全省贷款额度最多的县市。全市78%的林农享受到林权抵押贷款带来的实惠,户均贷款达8万元。

  “活树变活钱”“生态变资产”“青山变金山”……品尝到改革甜头的农民用最质朴的语言,诉说着心中的喜悦。“我们家有山林40多亩,之前一直都是靠卖树、竹子赚钱,现在通过山林经营权入股惠农担保合作社的方式,我们每年都能获得一定的分红。”花桥村村民钟上林说,除了分红以外,他每年还通过合作社担保从银行贷款,做些木耳收购加工的小生意,年总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这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生态资产”变成“金融资产”

  一直以来,生态公益林林农每年只能获取每亩30多元的生态补偿金。这些生态资源如何变成更有效的资产?借助金融手段,我市摸索出了一条“生态资产”变成“金融资产”的新路子。

  2014年7月,我市率先试行公益林信托,住龙镇水塔村与万向信托有限公司签订全国首单以水塔村112户3.85万亩公益林收益权为标的的“万向信托—绿色摇篮1号”信托计划合同,并发放全国首批公益林信托受益权担保贷款3笔11万元。

  林地信托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原水塔村村委会主任张定胜说,最大的好处是以前每年领一次的公益林补偿金变成了信托受益权凭证,合作社做担保,凭证可以作为抵押物,死钱变活钱了。以前农民贷款很难,一户贷款要找两三家去担保,很麻烦。现在有了凭证,而且利息也降低了,只要四厘多。此外,信托收益权凭证还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生态变现,让村民环境意识大大提升。“以前是砍树,如今是看树。”村民说,“我们村大片的原始森林都是宝贝,就连自家的毛竹也是隔一年才砍一回。”

  我市更多生态资源正通过发展旅游业变现。避暑型农家乐、高山养老基地在龙泉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好山好水好空气”的龙泉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17年,森林旅游收入达23.4亿元。

  目前,我市已成为林权流转全省面积最多,流转率最高的县。累计林权流转110.3万亩,流转率28%,占丽水市的67%,占全省的13%。林业规模经营激发了林农发展效益林业的积极性,现已形成家庭林场型、托管林保姆型、股份合作型、租赁经营型、专业合作型等多种新型林业经营市场主体1378家,参与农户达2万余户,占全市农户的36%。对全市农民林业可支配收入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35%。

林权改革永无止境

  去年,我市率先全国在宝溪乡打造林业改革综合体,整乡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现已规范流转林地6.8万亩、林业多模式贷款余额853笔4400万元,占全乡贷款余额的55%。目前,全乡已建立各类农林专业合作社42家、托管型林保姆100余家、股份制企业型2家、家庭林场型27家,农家乐民宿59家,发展油茶、灵芝、高山蔬菜等生态高效基地6700余亩,年产值达5600余万元;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呈现出了“砍树变护林、林区变景区、农村变景点、林农变老板”的喜人景象。

  同时,今年,我市率先全国试行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试选宝溪乡牧野山茶油专业合作社320亩油茶基地和兰巨乡年年丰家庭农场流转的1000亩灵芝种植基地,以其林下经济的预期收益确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首批发放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2笔80万元,为林农拓宽融资渠道又探出了新路子。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15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市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同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林业改革综合体,促进了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开创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村级惠农担保合作社、生态公益林信托、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林业信息集成系统、培育林业改革综合体、油茶气象指数保险、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等八项全国林改先河。先后获得全国首个农村林业改革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县、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等15张国家级金名片。

  如今,“山上”文章年年有精彩:少砍树,年森林采伐控制在省下达指标60%内;多种树,年绿化造林3万亩;种成树,对比2007年和2017年,林木蓄积量达到1912.4万立方米,净增456.4万立方米;快增收,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从2815元增加到11569元,十年翻两番。林业总产值从20.1亿元增加到81.6亿元,十年翻两番。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7-17 09:0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