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中新网浙江]“八八战略”浙江故事:山海协奏谱龙泉高质量发展新曲

当地山海协作项目披云桥。 钱晨菲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15日电(钱晨菲)浙江,中国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市之一,也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样本省份”。阅读其故事,“八八战略”的指引无疑堪称该省的动力之源。

  2003年,浙江省委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八八战略”)。其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此,山海协作逐渐打开浙江区域均衡发展的通道。该省原26个欠发达县(市、区),加速“破茧成蝶”。

龙泉高山蔬菜。 钱晨菲 摄

  浙江省龙泉市便是感受浙江成就的极佳缩影。受群山盘结、耕地稀缺等影响,此前龙泉发展一直相对滞后。而在“山海协作”战略举措下,龙泉寻获新推力。在这里,因“山”与“海”的携手,当地“三农”面貌实现改善,社会民生事业得到更多保障,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始涌现。因“山”与“海”的协奏,这座小城正演绎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曲。

龙泉—萧山山海协作产业园内某企业。 钱晨菲 摄

  资源嫁接市场:三农面貌展新颜

  毛月旺是龙泉八都镇人。刚送走一车运往杭州的蔬菜,他来不及休息就投入下一个订单的准备中。这些蔬菜在次日一早便会出现在杭州的超市中。

  与如今的忙碌不同,两年前他还要为如何把菜卖出去发愁。

  “龙泉是山城,以前我们种菜、卖菜基本在龙泉或丽水市区销售,很容易滞销坏在地里。”喝水间隙,毛月旺说起现在的变化,“如今农户每天都会接到杭州的蔬菜订单,亩产效益可达到1.5万元。”

  如毛月旺一样,如今种植高山蔬菜成为许多龙泉农民的致富渠道。而一箱箱蔬菜得以实现“百里奔袭”,正是因为“山海协作”助龙泉实现了绿色与市场的嫁接。

  杭州萧山是龙泉的结对帮扶地。为帮助龙泉农产品“走出深闺”,2017年3月,两地通过“基地+商超”供应链模式推广龙泉的绿色农产品。自此,龙泉菜农不再因销路烦忧。

山海协作提升龙泉医疗水平。 钱晨菲 摄

  “龙泉立足山区生态优势,提供种植基地与产品质量保证;萧山立足市场优势,提供产品订单与市场营销保证。”龙泉市供销社主任范建伟说,该合作模式补齐了龙泉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品牌推广不足的短板。

  “山”与“海”的呼应,让龙泉实现了农村产业兴旺。近年萧山积极参与龙泉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等项目建设。如今龙泉已培育出55家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120余个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累计实现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营销额3.5亿元。

  “山”与“海”的交流,让龙泉实现农民生活富裕。2017年龙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82元,较2003年增长518.6%。

  “实现与浙江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好龙泉目标的基础在农村,最广阔的天地和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龙泉市委书记王顺发表示,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包括推动农村发展在内,“山海协作”已成推动龙泉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萧山老师到龙泉支教。 龙泉市教育局供图

  情系社会民生:惠民工程添福祉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山海协作”不仅跨越物理空间,助龙泉“三农”焕新颜,同样拉近着两地情感距离,通过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地,推动着龙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支教为龙泉的孩子们带来新知识和学习方法。”王洁说。

  王洁是2017年萧山选派至龙泉的5位优秀教师之一,结束一年支教生活的她即将回到杭州,新的一批老师将到龙泉接替她的岗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龙泉、萧山20所学校‘一对一’结对,每年为龙泉培养了50名以上教师。”龙泉市教育局局长沙永龙说。

  为了转“输血”为“造血”,萧山教师也将所学倾情相授。他们向龙泉老师开放课堂,通过师徒结对、开设讲座等方式提升龙泉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龙泉,这种增加民生福祉的案例有很多,背后无不闪现着“山海协作”的影子。

  如披云桥是龙泉城西的交通要道,车流、人流量较大,但该桥道路偏窄且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如今,在萧山1300万援助资金支持下,该桥正实现“华丽转身”。

  借助山海协作的“牵线”,萧山还通过骨干医生问诊等方式帮助龙泉填补医疗卫生短板,龙泉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舍近求远。

  从“纸上”到“地上”,“山海协作”在龙泉落地开花,其中包括食品、教育、卫生等众多民生工程,惠及生活方方面面。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龙泉市长吴松平说。近年当地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也正凸显了“山海协作”工程将着力点放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上。

  聚焦产业变革:新动能促高质量发展

  “山”与“海”的发展协奏曲,需改善农村、关注民生,更需培育发展动能。在龙泉,通过山海协作产业园、“飞地”经济的构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牢牢打下。

  为承接萧山产业梯度转移、引导浙商企业落户龙泉,2012年,龙泉、萧山两地启动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为龙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凭借着有利的政策倾斜、服务环境,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浙江龙之星压缩机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龙泉是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具有完善的空调系统生产制作体系。”该公司经理姜海峰说,企业依托产业园的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扩大了销售市场,同时为龙泉创造了150个就业机会,年利税500万元。

  近年,龙泉、萧山还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优先向产业园倾斜,不仅将工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提速40%以上,还以“店小二”工作模式为招商企业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过程服务。

  如今,该产业园里已形成了富有龙泉特色的产业集群效应。截至2017年底,产业园共引进项目72个,实际到位资金39.1亿元,规上企业总数达到22家,单位土地税收累计每亩达41万元。

  “山海协作”造就的新动能不仅是一座产业园。为念好“新山海经”,2018年6月,龙泉、萧山两地政府签订了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共建协议,使其成为龙泉经济引擎的外挂增压器、柔性接轨杭州的桥梁基地。

  龙泉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继伟表示:“‘飞地’产业园建成后,其收益将主要用于龙泉100余个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为经济薄弱村‘摘帽’增添强劲活力。”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识,加快推进‘飞地’产业园规划建设,力争早日把‘规划图’变为‘实景图’。”龙泉市委书记王顺发说。

  他表示,龙泉将强化与萧山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互补与合作,积极拓展人才、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以融合促发展,大步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龙泉,正在这场“山呼海啸”中,高质量续写着“八八战略”的龙泉篇章。(完)



编辑:张望 来源:中新网浙江 2018-09-17 10:2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