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绿水青山”新画卷

——写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十六届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之际

  记者 周晓寅 季丹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重要思想。在浙江工作期间,习总书记八到丽水大地、三赴龙泉视察,留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谆谆嘱托,寄予龙泉“保护好一方绿水青山、发扬光大剑瓷文化,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工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殷切期望。

  今年4月26日,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102字的“丽水之赞”,饱含着对丽水的特别牵挂、特殊关爱和殷切期望,是对丽水15年来一以贯之深入实践“八八战略”,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重要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

  15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龙泉大地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一城绿水青山,成了百姓的“幸福之源”,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走在全省前列。2002—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9276元、3076元增长到2017年的40548元、19282元,年均分别增长10.3%和11.6%;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5:1缩小到2.1:1。

厚植绿水青山,“底色”更加靓丽

  近日,省环保厅发布上半年空气质量排名,我市依然保持一路领“鲜”,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达99%,龙泉的好空气再次成为人们羡慕的稀缺资源。

  山是江浙之巅,境内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水为三江之源,是瓯江、闽江、乌溪江的源头。青山,赋予剑川大地以绿的底色;碧水,则赋予这里的人民以生命、智慧和灵气,也成为这片土地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丽水这样的欠发达山区,亲自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跨越发展之路。在丽水九县(市、区)中,面积最大的就是龙泉,也是唯一的县级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向着“两山”发展理念指引的方向,沿着习总书记擘画的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勇立绿色发展潮头,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龙泉实际的绿色发展、后发崛起之路。

  “龙泉的生态很重要,不仅对你们重要,而且对全省都是重要的。所以,生态保护是大局性的,要强化保护意识,各个产业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统一。”2007年1月22日,习近平第三次到龙泉,在竹垟畲族乡考察指导时,对我市提出了殷切期待与更高要求。

  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这些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行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治理、最科学的生态制度,以重整山河、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等生态治理组合拳,守住了绿水青山,筑牢了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蓄积量19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3%,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均实现不同程度提高。2010—2013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4年蝉联全省第一,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在全丽水率先剿灭劣V类水,创成省“清三河”达标县(市),两夺“五水共治”大禹鼎。同时,创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生态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

  如今,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一条条风景线纤尘不染,绿水青山的“底色”正越发亮丽,也引来了越来越多追寻幸福的新“龙泉人”。温州商人吴纪贤前后花费了8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和选址,最终,把原生铁皮石斛基地落户在我市,产品每年经农业部检测,一百多项农残检测指标全部为零,目前,龙泉基地已成为全国高端铁皮石斛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地。他还在我市买房置业,把家人接到龙泉定居,成为新“龙泉人”中一员。

  护好了绿水青山,百姓生活幸福人长寿。据统计,我市总人口29万,全市80至89岁的老人11254位,长寿率3869.2/10万;90至99岁的老人1121位,长寿率385.4/10万;百岁以上老人37位,百岁长寿率12.7/10万,远远高于国际通行的长寿标准。在秀山丽水的滋养下,在我市缓缓走过一个世纪并不是梦想。

推动绿色发展,“钱景”越发广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龙泉人看来,龙泉的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守住了这方净土,就有了守住“金饭碗”的底气和资本。

  这些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全方位推进“生态+”,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路子。

  目前,全市形成了以毛竹、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为主导产业,中蜂、中药材、水果等为特色产业的生态精品农业;以汽车空调零部件、竹木制品、剑瓷历史经典产业、健康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一优三特一新”生态工业;以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养生养老等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29万龙泉人民更是勇立潮头,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金汽配人敢为人先,挑起工业经济大梁。“全国只要有汽车的地方,就有龙泉人”,这是汽车界的一句行话。在改革开放中,龙泉五金汽配行业历经潮起潮落,但凭着一股不怕苦、不言败的精神,五金汽配人硬是在全国跑出大市场、跑出大名气。近几年,响应“龙商回归”号召,五金汽配人纷纷回乡创业,龙泉成为了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产品畅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的世界各地,是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竹木行业精耕细作,草根经济成为富民增收绿色银行。龙泉素有“浙南林海”之称,竹木产业发展历史悠久。90年代初,一批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草根企业家将目光瞄准了竹木精细加工产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促使整个产业向规模型、精深加工型转变,产品向太阳伞、木制玩具、竹木胶合板、竹木家居集中。如今,该产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成为龙泉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互联网+”,掀起众创高潮。我市以打造农村电商“三驾马车”为抓手,出政策、建园区、推平台、强网商,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乡发展,诞生了一批批“百万富翁”。目前,共有各类活跃网店1500家,直接就业人员近6100余人。据阿里研究院的年度报告显示,龙泉市在“2016年中国电商创业最活跃返乡创业试点县”排行榜上名列第3位,是“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县”之一。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我市坐拥优质的生态资源和剑瓷文化,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我市把生态旅游业作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大张旗鼓抓全域旅游。201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位居丽水第一,其中,过夜游客增长25.5%、人均消费增长28.5%。

  2002—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1亿元增加到128.3亿元,年均增长1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395元增加到54032元,年均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从24.6:39.2:36.2调整为11.1:39.5:49.4,“三二一”结构进一步巩固,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完美嬗变。

弘扬剑瓷文化,“文创”点亮新引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龙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先进市、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拥有举世闻名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两张“金名片”,文化底蕴深厚。

  2003年8月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龙泉,就给龙泉传承和创新发展剑瓷文化指引了方向。他说,“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是龙泉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浙江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定要好好保护、传承和弘扬”。

  这些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市不遗余力发扬光大剑瓷文化,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双双成为“国家非遗”,龙泉青瓷还成为全球陶瓷类迄今为止唯一的“人类非遗”,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剑瓷文化更具影响力,已成功举办十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龙泉青瓷成为G20峰会国宴用瓷和专属国礼,入驻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西湖国宾馆,连续四次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剑瓷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我市充分挖掘剑瓷文化的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有机融入时尚元素,加大剑瓷旅游商品、创意剑瓷等开发,推动剑瓷产业与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旅游业、茶产业等融合发展,剑瓷产业支柱产业地位正逐步显现。我市还紧跟“风口”,精心打造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两个省级特色小镇,推进产业融合集聚、创新转型,燃起了剑瓷产业新一轮腾飞的火焰。其中,中国青瓷小镇成了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全省特色小镇的“模范生”,青瓷、宝剑产业均列入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今年来,我市结合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和发掘提炼龙泉剑瓷的核心文化内涵、抽象表达外延,通过筹建剑瓷文化研究院,承办“世界青瓷大会”、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一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与创新大赛,举办龙泉青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巡展、“故宫龙泉青瓷回家展”等活动,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剑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人心,致力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精彩城市。

  青山画城、绿水兴城、文化荣城。在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博大厚重的剑瓷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文化浙江的鲜活样板在浙西南这片大地精彩呈现。

统筹全域发展,乡村振兴“绿富美”

  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擘画“八八战略”时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习近平的设计主导下,浙江启动了影响深远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出台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城乡一体化的浙江探索,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这些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我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功能集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在这过程中,我市坚持以“三生融合”的理念打造美丽城区,按照“北居南工”布局,实施“东拓西进”工程,建设城南工业新城、改造城北老区、拓展城东新区、开发城西人居新区。坚持用景区化理念建设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2002—2017年,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大到15.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37.5%提高到61.2%。如今,以“美丽幸福好龙泉”为路径,绘就的“生态更优、实力更强、城乡更美、百姓更富、文化更兴、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魅力图谱,正在这座风景如画的浙西南山城中日渐清晰。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要有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来支撑。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丽龙高速、龙庆高速、龙浦高速建成通车,51省道、53省道等相继完工,实现村村通客车;220千伏宏山变投入使用,浙能生物质发电等项目顺利并网,投资23亿元的500千伏丽西输变电工程落户龙泉;防洪排涝、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在全省率先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我市还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平安之城,历年来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高于全省和丽水平均水平。去年3月31日,龙泉以满分成绩夺得全省“平安金鼎”,这座份量沉重的“平安金鼎”,镌刻着龙泉12年如一日的平安之路:2009—2012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连续12年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市”、连续5年被评为丽水综治优秀市。

  群众和企业办事涉及到哪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盖到哪里,改革的成效就要体现到哪里。我市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通过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政务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最优市。目前,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19个乡镇(街道)、444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我市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促农增收的根本动力,坚持以改革增活力、添动力、破阻力,不断推进林权、农村金融、扶贫等重大改革。2017年,新增“三权”抵押贷款3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000余万元,林地流转2.2万亩,让“叶子”变“票子”“活树”变“活钱”“青山”变“金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市444个行政村100%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100%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提前完成消薄“双百”任务。2017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11元,近五年年均增长18%左右。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征程中,龙泉,正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走在乡村振兴前列,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9-19 08:3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