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借“一带一路”东风推进龙泉剑瓷产业发展

□ 李青羽

  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是首批“国家非遗”,青瓷还是至今唯一的“人类非遗”。“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已于2016年入选国家首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名单。目前,龙泉约有3万多人从事剑瓷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捧着这个“金饭碗”走向上致富路。

  一、剑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总量偏小,发展缺乏后劲。剑瓷企业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生产为主,龙头企业缺乏,规上企业仅有2家,产业链不完整,未形成集约化、集团化生产,市场竞争力弱,导致产业总量偏小,税赋贡献小。2017年,两者总产值36.2亿元,税费2397.61万元(占全市税收2.82%)。究其原因,主要是用地政策制约产业发展空间,政府扶持重“大师”轻“后学”,中介服务机制缺乏,能源、人力和物流成本高于国内同行业均值,国家对刀剑管控和我省出口退税政策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发展减速、减产和后继乏力。

  2.品牌保护不力,市场开拓不足。区域品牌创建滞后,重视专利、商标不够,“非遗”文化品牌利用不足,创作相互抄袭,产品以次充好,营销恶性竞争,产品市场混乱,损害区域品牌形象。营销方式落后,缺少现代营销策划、网络和高端合作,产品难以抢占主流和高端市场。对国外消费和审美认知少,产品多为艺术品,难以占据“大众”市场。国外会展主题不准、客户缺乏,市场拓展不足,龙泉剑瓷在欧美知晓率低,产品出口少。

  3.创新能力不强,标准体系欠缺。现有各类国家级大师17人(宝剑3人、青瓷14人)、省级大师44人(宝剑7人、青瓷3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61人(宝剑39人、青瓷122人),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科创能力弱。生产工艺靠师徒传承和个人领悟,原料使用、生产工序及包装设计等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成品率不高、原材料浪费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二、加快剑瓷产业发展的建议

  挖掘龙泉剑瓷“非遗”品牌效应,以大窑龙泉窑入选海丝申遗点为契机,把剑瓷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沿“一带一路”拓展中东和欧美市场。

  1.培育龙头企业,破解制约要素。整治“低、小、散”企业,精准帮扶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集聚,集合产业底层分散力量。培育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协作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组建产业集团。建立县级领导机构,指导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向上级争取扶持政策,统一品牌打造和外宣口径,指导企业做好国外会展和市场拓展,协调解决企业在国外的困难。

  2.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拓展市场。加强品牌保护,建立专利、商标等品牌体系,保护传统品牌,打造自主品牌,建立产品溯源体系,将“非遗”文化品牌纳入省、市、县政府或行业统一管理范畴。做精传统艺术产品,加快精美日用、实用产品研发和生产。打造剑瓷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等综合体,建设剑瓷文旅融合景区和商业区,把剑瓷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紧扣“非遗”品牌,依托各类节庆、媒体、影音作品、名人工作室,通过上级政府、驻外使领馆和正规中介机构,加大剑瓷产品和文化宣传,推动剑瓷产品和文化走向世界。完善流通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与知名营销网站合作,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流通体系。借“一带一路”东风,在国外办厂或建立销售网络,扩大自营出口规模。

  3.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标准建设。完善师徒传艺制度,发挥引领大师作用,健全收徒授艺制度,做好技艺传承。培养生产标准体系建设、釉料配方改良和研发、工艺创新、欧美市场研究、文化创意等人才。培育市场预测和拓展、风险把控、日常经营管理等人才。培养和引进并举,培养现代剑瓷产业新型技术工人。加强科技攻关,建立剑材使用、锻制工艺、外观装饰和瓷土开采与使用、釉料配方、制作与炼制工艺的行业统一生产标准体系。对剑瓷原材料开采或采购、产品制作、包装和配送等执行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经营。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剑瓷产品检验中心,强化质量检测与监控,提升产品质量。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9-19 08:3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