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走进乡村新时代 放飞蜂业新梦想

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蜜蜂)——蜂收节”在我市设主会场

  见习记者 蒋加丽 通讯员 张跃康 邱豪

  集山水之灵气,纳百花之芳韵。漫山蜜蜂枝头舞,酿得好蜜引客来。

  9月22日至23日,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蜜蜂)——蜂收节”将隆重召开。全国共有1个主会场和28个分会场。经中国养蜂学会同意,此次主会场设在我市。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由中国养蜂学会、浙江省畜牧兽医局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蜜蜂授粉“月下老人”作用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扣“走进乡村新时代放飞蜂业新梦想”的主题,结合龙泉生态资源优势和中蜂发展模式,鼓励农民发展“空中畜牧业”,推动农林业与养蜂业和谐有序发展,充分挖掘蜜蜂文化,弘扬蜜蜂精神,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把蜜蜂丰收节办成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让蜜蜂飞起来、蜂农嗨起来、蜂业强起来。

生态资源显优势 中蜂养殖正当时

  养蜂业素有“空中畜牧业”之称,投资少、见效快,可集中、可分散、可流动,基本不用饲喂、不占耕地、不与农林争水争肥。养蜂业的特点与我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相契合,优良的生态环境给养蜂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优势。

  我市地处浙西南浙闽赣三省边界,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复合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

  山峦叠嶂、溪流纵横,是瓯江、闽江、乌溪江三江源头,以独特的山水田园,融于浙江绿谷、秀山丽水之中,境内风景秀美,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林木蓄积量1912万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 %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万个/立方厘米,PM2.5年均值仅25微克每立方米左右,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蝉联浙江省第一,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我市拥有林业用地398.6万亩,植物种类1800余种,被称为“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其中蜜粉源植物达1000多种,从早春的3月到11月都有植物开花吐粉泌蜜,包括野生蜜源植物五倍子、野乌桕、柃木等,人工蜜源植物油菜、芝麻、紫云英、向日葵等。

  “我市养蜂历史悠久,中蜂养殖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而造就了一批养蜂土专家,摸索出了许多养蜂经验。”据了解,住龙、宝溪、竹垟、道太、岩樟等地的农民素有饲养蜜蜂的习惯,世代沿袭。他们以原始立式蜂桶饲养,分布在山谷里、房檐下、阁楼上和附近崖壁下,现保存有大量的中华蜜蜂原生态蜂群,蔚为壮观。当地村民与蜜蜂和谐相处,构建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平衡体系,部分村庄还保留着在每年割蜜前祭拜蜂神的习俗,除了祈求每年能风调雨顺,也表达对蜜蜂勤劳奉献的敬仰之心。

蜂业振兴在崛起 扶贫攻坚呈亮点

  2015年9月,我市借浙江省启动蜜蜂振兴计划的东风,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龙泉市中蜂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一系列蜂产业扶持政策,明确实施蜂产业带建设、蜂旅基地建设、蜜源基地建设、蜂机具基地建设、蜂种保护与利用、蜂产品营销、养蜂人才培育、蜂产业扶贫等“八大工程”。中蜂产业从此步入快车道,农村掀起养殖中蜂的热潮,成功建成丽水市首个二级种蜂场,年供本地蜂种2000群。目前全市已有群蜂2.5万群,比2015年增长近1倍,蜂群年均增长率24%以上,全市养蜂直接年收入3000多万元。

  “蜜蜂外逃原因有很多,气候闷热、蜂箱没有很好的遮阴、缺少蜜源、人工打扰严重等因素都会导致群峰出逃,所以选择合适的养蜂场所很重要。”为了大力开展养蜂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我市相关部门多次邀请浙江大学动物学副教授马有智等省内外知名蜂业专家为广大蜂农现场指导授课,在全市推广中蜂活框养殖技术、中蜂饲养管理技术等养蜂新技术,蜜蜂养殖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全市活框中蜂养殖量达1.3万群,已成为我市中蜂产业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占全市中蜂养殖量的52%,平均每群产蜜量约6公斤,比原来的圆桶养殖提高了50%,养蜂方式的转变,实现蜂农增收650万。

  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中蜂产业的组织化水平,2017年10月,我市成立了龙泉中蜂产业协会,架起了联系政府与企业、市场和蜂农的桥梁,吸收会员120多人。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产业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养蜂大户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蜂种、蜂箱,开展蜂技术培训。我市已连续2年超额完成丽水市下达的“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扶持低收入农户40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今年,我市大力实施“养蜂扶贫创收行动”,扶持工作卓有成效,免费为贫困户提供2000余群蜂种及蜂箱。以“世界蜜蜂日”为主题,在锦溪镇、住龙镇举办了蜜蜂主题活动;在住龙西井村、水塔村举办“采蜜节”,推进了“助低收入户增收”活动,在全市首推中蜂认养模式,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参与。

蜂旅融合共发展 兴农富民促增收

  “自从市里推出‘甜蜜之旅’乡村旅游路线之后,来这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甚至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说起蜜蜂养殖,住龙镇水塔村蜂农张定成一脸甜蜜。

  近年来,我市通过打造“蜜蜂大观园”“蜂情山庄”美丽蜂场等一批蜂旅融合点,为周边养蜂户提供示范作用,全面提高蜂产业的绿色、生态、高效水平,结合餐饮、住宿,推进休闲养生、旅游观光蜂基地建设。建成锦溪—住龙、竹垟—宝溪等6条甜蜜旅游风景路线和35个蜜蜂特色村,拥有50群以上的规模蜂场97家,创成美丽蜂场40家。

  同时,积极支持本地养蜂户创建各自品牌,充分给予政策支持,成功注册龙泉蜂蜜公用品牌“龙泉蜜语”,引导养蜂业将生态精品蜂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鼓励蜂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着力提升龙泉蜂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017年10月,我市在江苏泰州的“一带一路”国家蜂业合作论坛上,图文并茂展示了我市的“甜蜜事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今年3月31日,央视发现之旅《大国风采》栏目播出甜蜜王国,对我市中蜂产业进行了专题报道,使我市蜂产业在国内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当前,我市蜂产业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富民增收的新渠道。推广蜜蜂授粉服务,为猕猴桃、梨、蓝莓、枇杷、火龙果等水果产业提供授粉,平均产量可提高10%—30%。带动蜂机具生产发展,我市拥有全国最大的隔王板生产企业——龙泉安卓蜂业有限公司,日产隔王板1300张,产量占全国的1/4,巢框5000套,蜂箱200套,年产值1000多万元。

  同时,培育了一批蜂旅融合观光点。目前,已建成住龙水塔、住龙西井、宝溪青井、锦溪黄永等8个蜂旅观光点,既让游客体验到采蜜尝蜜的乐趣,又增加了餐饮、住宿、休闲消费收入。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饲养技术,全面提升我市的养蜂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年增收入达5000万元。

文化传承庆丰收 群英集聚谋新篇

  住龙镇西井村是远近闻名的蜜蜂村,这里家家户户都养殖蜜蜂,蔚然成风,原始蜂桶整齐排落在村里各个角落。在村里的每一位蜂农看来,养蜂已不只是一种职业,已然成为一种精神乐趣,自得其所,乐在其中。

  住龙镇西井村作为本次“中国丰收节(蜜蜂)——蜂收节”举办地,在开幕式上,将为游客呈现龙泉地域文化节目、蜂旅融合漫游等内容。活动内容丰富,游客可前往体验祭拜蜂神、蜜宗拳、熊偷蜜等独特的我市蜂文化传承和自然景观,现场感受蜂农采蜜的欢乐和农业丰收的喜庆。活动生动展示了近年来我市践行“两山”理念的发展成果,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分享农民丰收的成果与喜悦,而且可以充分了解我市农耕文化和历史传统。

  本次活动期间,还将举办蜂产业高峰论坛和蜂产业规划论证会,充分展示近年来国内外养蜂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对《龙泉中蜂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评审,合理布局中蜂产业,探索中蜂扶贫新策略,把脉我市蜂产业发展方向,引领蜂产业绿色发展。届时,将有来自亚蜂联、中国养蜂学会、浙江大学等的国内外知名蜂业专家学者与全市2000余名蜂农参与本次活动,共同为振兴美丽乡村、、“中蜂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将借力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蜜蜂)——蜂收节”,进一步打响“龙泉蜜语”品牌影响力。”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启动中华蜜蜂谷和国家蜜蜂科普基地建设,围绕养蜂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重点,全面提升蜂产业养殖水平,切实提高蜂蜜品质。推进蜂旅融合,建立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蜂产业功能。奋力开辟中蜂产业发展新篇章,全面提升全市蜂业发展水平,以切实的“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

  (本版图片由市农业局提供)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18-09-21 09:2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