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特色办学 开放办学

市中职校激活育人“一池春水”

  做精艺术瓷,做大日用瓷。我市正大力推进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工作,青瓷文化产业不断迸发新活力。目前,约有1.6万人从事青瓷行业相关工作,近5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越来越多的龙泉人捧着这个“金饭碗”走向了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我市在树立文化自信、发挥生态优势、实现赶超崛起道路上正行稳致远!

  青瓷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后盾,市中职校青瓷工艺专业就是为龙泉青瓷产业输送人才的摇篮。该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和省特色专业。学校以“开放式”办学,打破“象牙塔”的围墙,通过拜青瓷大师为师和中职校教师执教“双轨制”培养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特色课堂,邀请全国和世界陶艺大师走进学校近距离教学等,以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学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以全新视角看青瓷,看世界,眼界更为开阔,作品更有创新力和活力、魅力。

  交流互动 学习提升

  深化市校合作,市中职校先后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泉州工艺美术学院、丽水学院、台湾美和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比利时托尔豪特市VTI职业学校、德国东荷尔斯泰因职业学校等交流密切,每年都有师生互访活动。

  11月1日,在首届世界青瓷大会·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活动期间,“守艺·匠心——青瓷教育、创新之老外说”文化沙龙走进中职校,面对面与中职校师生交流及现场教学。该校师生欣喜不已,打起十二分精神,珍惜难得机会努力学习。“韩国名匠金世龙大师那行云流水的镂空雕刻技法真是令人惊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能雕刻出更完美的作品。”16陶瓷班的张文燕当日就在大师身边聚精会神地观看创作。

  “三创”培养 挖掘潜质

  作为首届世界青瓷大会·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的子活动,“千年瓷艺·传承有我”学生手作展吸引了众多关注,其中,市中职校“青创空间”学生作品新颖独特、充满魅力,获得与会嘉宾的好评。

  为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学校建立了6个青年教师创意工作室,在“青创空间”,对学生进行“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培养。师徒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学,学生在青创工作室的学习,融合专业教学、产品生产和科技研究,形成融“学徒学艺、产品生产、学生成长”于一体的新型学徒制。

  学校还开设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设有学生作品展卖中心,常年为参观者和游客提供作品展卖,为创业孵化作准备。每年的节假日、技能文化节、青瓷宝剑节等重大节日,创意作品在校内外布展和展销。学生在工作室中逐渐成长为创新创业园的“导生”,为参加青瓷DIY体验游客提供指导帮助。

  校企合作 无缝对接

  市中职校校长曾国健认为,定位人才培养是职校教育人应该时常思考的问题。学校立足当地产业,以校企合作为主抓手,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实现学校到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学校联动校外优质地方资源,与我市2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60多个校外实训岗位。开展校企双元课程教学,校内以基础技艺为主,企业以传统技艺和大师特长性教学为主,从大师手中学技艺,收绝活。课程设置亦从大师专长出发,如张晞大师以传统龙窑烧制技艺为主,陈先明大师擅长雕刻装饰,董炳华大师擅长雕塑等,实行传统与创新相融合。

  建立了校内外紧密联合、分工明确的学生实习实训空间,融合大师技艺与企业文化的渗透学习。如张晞大师带领学生深入宝溪龙窑基地,开设龙窑传统烧制技艺现场教学,手把手、一步步传授龙窑烧制技艺,让学生了解传统龙窑烧制与现代气窑烧制作品的区别。每个学期结束,学生将接受校企双元考核,获得校内和校外双向的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在总结性综合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自身所长与不足。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学校聘请9位国家级大师、7位省级大师为学校兼职教师,深化与企业合作,实行“教师拜大师,学生拜教师和企业师傅”的三导师制。

  创新建设 传播文化

  11月10日,“青青·饰界”发布会暨第四届青瓷设计大赛作品展启动仪式在西街开幕。中职校10名女生,身着烟粉色汉服,梳起古典的发辫,戴上原创青瓷饰品,演绎青瓷之美。校企合作协同精准服务,为青瓷小镇建设、大会大展等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在青瓷艺术设计和开发、青瓷文化传播与推广方面提供助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国家“非遗”文化传承需求同频共振,青瓷工艺专业联姻高校,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质量检测服务;创建青瓷釉料和原料研究室,开展青瓷相关科研及项目研究,提高青瓷工艺技术含量,实现青瓷工艺产业科技创新,引领青瓷工艺行业原料检测技术的发展。

  开放包容 博采众长

  曾国健认为,传承“非遗”就是要让传统始终拥有生命力,而“开放式”办学从激活人才培养的“一池春水”,到为专业发展浇筑新生力量,可谓在“非遗”传承中引入一脉活水。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发展。学校以“非遗传承传播全国一流、特色引领示范全国一流、品牌支撑建设全省一流、产学共融育人全省一流、职教发展辐射全省一流”且具有“国际视野、全国水准、浙江标杆、省际情怀、区域特色”的浙江省中职名校为定位。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以开放、包容、广博的胸怀培养人才,办好教育,以学无止境、行思共进的进取态度执著地走在路上。

  文:周晨婧

  图:叶华青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12-17 11:2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