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道太锦安村:传承家风正民风 耕读传家继世长

道太乡锦安村,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自太伯第72代孙良二公从洪武初年开村,至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锦安人一直秉持着勤耕苦读,不贪不盗,尽孝重义,勤俭持家,和睦邻里,行善积德的家风家训。正是这样的家风,在锦安村的历史脉络中,像沉淀下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世代相传。

特约记者 殷小明 摄

特约记者 张有钢 摄

在锦安村中央有一座当地人称之为“白粉墙”的清代古宅,来到古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砖上刻的“滋桂培兰”四个隽秀雅致的大字彰显了主人独特修养与品位,古宅前后两厅、中间天井,整座宅院白墙黑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房屋的主人是清代秀才吴光理。秀才吴光理生于清·道光癸卯年(1843年),同治二年(1863年),龙泉县试以四书题《自楚之滕至而自宋之滕》,吴光理的文章及一首五言格律诗拿到全县第一名,擢取“英才”称号。

同治三年(1864年),岁在甲子,吴光理再次赴县城参加科试,以一首题为《夕寒山翠重》的古体诗胜岀,考取龙泉县学科试第七名。当时,有一位沐钦命经筵讲官、吏部右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吴存义大宗师,批阅了吴光理诗文后曾赞叹道:“以四书题行文,是谋非吾所能及也!”给予年轻人吴光理高度评价。一举而摘取秀才桂冠,给时年21岁的吴光理以极大的鼓舞。 回村后,光理继续努力攻读“四书五经”、习诗作文,一心追求学业上进。在村里及周边村坊被作为一个文化人备受尊敬,一时成为青少年们学习之楷模,人称光理先生。

特约记者 张有钢 摄

特约记者 应翔 摄

在这一时期,光理热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颂扬儒家以“仁”为本的道德观,对村坊产生了深远影响。吴光理秀才为人正直公道、品德高尚,作为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他常以自己的文化知识教化村民,每逢春节,义务为家家户户写春联,平时代写书信及其它文书,亦是分文不收,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整理修订了锦安村吴氏家规家训。

《龙泉县志》为吴氏宗谱写了一篇序言:“士人岀,幸一方。职司风化,而风化之本必先于敦伦。”时至今日,在锦安村仍然流传着秀才吴光理倡导、整饬家规家训留下的“祠堂钱、贪不得”的故事。相传,村里留有部分农田作为“祠堂田”,由村民轮流耕种,粮食收入交由村里举办民俗活动等公众开支。有一年,一户人家隐瞒了“祠堂田”的产量,将部分粮食私下留给了自己。这事被别人发现后,光理秀才召集村众商议决定,这户人家退出隐瞒部分粮食外,再罚相同数量的粮食充公。“祠堂田”代表公众财产,此次处罚也使村众深受教育,同时还作为一条规矩载入家规家训。“祠堂钱、贪不得”(当地方言“田”与“钱”同音),从此再无人敢打“祠堂钱”的主意。

特约记者 张有钢 摄

如今,锦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潮中,号角已经吹响,目标已经明确,新时代的锦安人将会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吴氏家训家规进行传播,不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

作者 吴向东

编辑 季通斌

编辑 李卫阳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12-21 23:1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