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南秦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崛起

  近日,剑池街道南秦村综合服务大楼顺利完成招租。“综合服务大楼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项目,该大楼的建成增加了6000余万元村固定资产,集农贸市场、办公、餐饮、娱乐休闲、酒店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商业建筑,成功招租后,每年能增加3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南秦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建说。改革开放以来,南秦村在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兴产业上全面推进,在城市化进程中崛起。

  南秦村发展的背后,是村民记忆中渐行渐远的“旧貌”——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多亩,可利用土地较多,却人口稀少,整个南秦看上去不城不乡、城乡杂糅。“我在南秦村长大、工作,亲历了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也见证了南秦村从荒芜平地到高楼林立的巨大变化。”“这些年来,如果没有一任接一任村两委对实业发展理念一以贯之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南秦新貌。”……近日,该村村委会主任刘根发、党支部副书记吕龙新、原村委会主任周树林聚在村委会大楼,聊起了村子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刘根发说,当时的村民除了种田、养牲畜,毫无收入可言。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虽然田地多,但产量低,每天辛苦工作,却无法温饱,这时刻刺痛着南秦人。那时的他们亟待寻找出路,改变现状。

  上世纪70年代起,南秦村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政府陆续征用南秦村的土地,建起了林业站、木制品厂、货运站等。“记得当时征地还是小规模征地。”吕龙新说,2000年,南秦村第一轮大规模征地拉开序幕,之后青瓷宝剑园区、农民公寓等拔地而起,楼越盖越高,村集体收入也开始大幅度增加。村两委运用征地款投资实业,几年间,宾馆、综合大楼纷纷建起来,通过租赁,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村集体收入400多万元。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作为城中村的南秦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南大洋小学、宝剑小镇等全市性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其中南大洋蔬菜批发市场项目即将开业。各种商业楼、住宅楼鳞次栉比,完全没有了40年前的落后景象。“土地的入股是由村集体控股,村民按平均股入股,这意味着村民是直接受益的。”陈建表示,村两委将继续在项目建设上发力,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同时,各行各业开始在南秦村落户兴业,用一句刘根发的话说,很多产业南秦村虽然起步晚,但它发展速度快。近几年,该村依托于龙泉青瓷宝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村里的年轻人在毕业后开始着眼于电子商务工作,在村里形成了日益浓厚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截至目前,该村共有注册网店54家,从业人员达128人,2014年1-11月,全村销售额达5734.5万元,成功入选全国淘宝村。

  南秦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有剑池亭、七星井、将军庙、欧冶子公园等名胜古迹和公园,欧冶子公园是每年宝剑祭祖的主要场所,将军庙、蒋家大屋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周树林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打宝剑的人奔着七星井,开始在周边临时搭棚或租房子,从事宝剑行业。“以前去过几次打宝剑的地方,里面一间房间套着一间,狭长幽暗,非常深。走进去就有一股浓烈的汽油味,宝剑与磨石发出的巨大摩擦声和火花充盈着整个房间,房间所及的地方全是黑乎乎的。”周树林说,自从2002年建起青瓷宝剑苑之后,这种场景就很难看到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貌一新的南秦,是科学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浙江大地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一个发展缩影。

  记者 季丹 通讯员 方蕾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12-27 14:2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