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从农民家庭收支账中回眸大变革

  记者 周晓寅 通讯员 翁琳慧

  在锦溪镇下锦村村民黄先球的家中,放着厚厚的几摞农民家庭收支账册以及家庭账本。这些账本不仅记录着下锦村部分农户以及黄先球一家家庭收支情况和收支结构的变化,也同样记录着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成为观察“三农”变化的鲜活样本。

  农村住户辅助调查员虽说不是国家统计机关干部,却也是国家统计调查队伍的最基层成员。黄先球就是村里的辅助调查员。他从1982年开始,就手捧台册,入村进户,确保每户农民家庭都做好收支情况的记录。

  黄先球定向联系10户“样本”农户,不仅监督他们记录的日常收支,还要定期汇总、计算,向统计部门上报农村家庭的收支数据。在下锦村,每户“样本家庭”都有这样一本账,一个月更换一次。

  记账工作繁琐,耗时耗力,且由于记账户白天要去农田干活,所有的调查工作都是在晚上开展。他每月都有好多个夜晚或是穿梭在山间道路,挨家挨户收集着10户人家每日的家庭收支数据,或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汇总统计数据。

  从黄先球口中,记者了解到,原来,国家为准确了解农村农民生产、收入、消费、积累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监测农民实现小康的进程而设置了这种农村住户调查的方法。在全国抽样的众多个点中,每个点抽取较少的有代表性家庭,通过常年记账观察,来推断农民总体收支变化的情况。很巧的是,锦溪镇连续多次被抽样选中。

  记账户一般都是3至5年换一批。30年来,记账户换了一批又一批,师傅却只有黄先球一个,为此,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记账师傅”。

  “最初是每月3元,后来先后提到8元、15元、45元,2009年每月有了100元。”黄先球说,调查员每月的报酬仅仅是极少的灯油费补贴。这种补助标准近乎于只够支付手电、电费等开支。但是,他也没有过多地计较,主动耐心、克服困难,坚守着岗位。

  正因为他的这份坚持,才有了这些账本,见证着下锦村普通农民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发展过程。

  “账记得越细致,数据分析就越准确。”买菜花了多少钱,购买肥料用多少,看病开销大小……翻开一本本账本,每一笔支出收入都事无巨细地全部入账。账本里一连串的数字,项目越来越多,数字越来越大,记录着农民生活改善的“上升曲线”,同时也传递出更为丰富的生活信息。

  村民叶有余是“样本家庭”户之一。他说,以前农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卖毛竹、种木耳,一年净赚不过三四千元。如今许多人除了种田、打工外,还能通过经营小店、农家乐(民宿)等赚一份额外的收入。“90年代,家里买了第一台冰箱。再往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新鲜事物不断添置,旧物被淘汰。换做以前,哪能这么‘奢侈’。”

  2002年,下锦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839元,2011年达到7900元。从某某家买了几斤白菜、几两肉,到村民纷纷购置上了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再到盖新房、买汽车,账本上显示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消费支出可以看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农民的花销一年比一年高,消费结构的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日子越过越有质量。

  “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改革开放以来的这40年中,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家庭,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统计的农民家庭收支账也好,记录自己的家庭账本也好,就如同国家这个大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反映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黄先球说。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12-27 14:2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