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条康庄路见证蓁部村民生活巨变

  近日,龙泉农产品“供销e城”蔬菜冷链车再一次从西街街道蓁部村的田头出发,沿着盘山而行的康庄路,满载新鲜蔬菜运往杭州。

  “自从2005年通了康庄路,从村里到城区开车只要20分钟。树木、毛竹、蔬菜运出去方便了,来村里玩的也多了。”80多岁的张月兰老人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再也没有村人自称是“山里人”了。

  蓁部村离城区约9公里,四周青山环抱,村前是一大片肥沃的田野。全村森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588亩,山林面积3137亩。132户农家480多位村民主要分居在上蓁部、下蓁部两个自然村。

  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村庄建设发展的变化,村民们感受最深的是道路交通改善带来的一次次出行变迁。

  结束“肩挑背扛”,“拖拉机村”率先致富奔小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生产队劳动,每年交公粮、送余粮,都要队员用肩膀挑进城。

  20多里路有三分之二是山路,稻谷加箩筐足足有110多斤,我们早上六七时出发,到达西街的粮库时已经快中午了。”那种累得再也不想走的疲倦,曾经当过多年村妇女主任的张月兰至今记忆清晰。

  村民们告诉记者,那时候,菜地里多种几棵菜,竹林里发现一只死笋带回家,都会被当作是“资本主义尾巴”,所以,大家一门心思服从生产队长安排,除了挣工分什么都不想。一年到头,生活全靠生产队里分的口粮、工钱。由于不够吃,常常还要挨饿。

  道路通畅,才有发展希望。1980年,经过村民们齐心努力挖山填谷,终于开通了一条小马路,村里也有了第一台拖拉机,减轻了村民们肩挑背扛的负担。

  1982年,蓁部村实行分田到户,党的富民政策让村民们兴奋不已。责任田要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村民们有了自主权。除了稻谷,大家还种红薯、土豆、黄豆等。从此,再也没有吃不饱的问题。

  1985年,从亲戚朋友家借得4800元“巨款”的季焕园买了一台崭新的拖拉机,沿着泥泞的小马路开回了村里,引得全村人争相观看。通过运送砂石料、笋、木头等物品,季焕园当年就挣回了拖拉机成本,也带动了村人购买拖拉机的热潮。

  1990年左右,蓁部村有拖拉机30多辆,既能挣钱养家,

  也是出行往来重要交通工具,成为远近闻名的“拖拉机”村。

  “那时候,还是黄泥路。拖拉机多了,道路更加泥泞坎坷。特别是下雨天,车轮经常会陷入泥潭里。”村委会主任黄少文告诉记者,那时,但凡路上所见车轮沾满黄泥、拖斗里带着撬棒的拖拉机,车主必是蓁部村民。

  交通便捷了,生产也随之发展起来,经济也越来越活跃。在吴水根三兄弟带领下,村民们开始栽培袋装香菇。

  寒冷的冬日,出菇了。天还没亮,村民们早早起来采摘新鲜香菇,装进篮子里,然后驮在自行车上送到城区卖。

  “左侧一篮,右侧一篮,后车垫上面再放一篮。现在买车健身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小小的自行车居然能载这么多东西

  吧。”79岁的村民谢元基笑着说,卖出香菇直接收现金,大家手头顿时宽裕起来,很快就有一辆辆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爬坡过岭再也不发愁了。

  除了栽培香菇,蓁部村的村民们还兴起了养猪致富。最盛时,全村存栏猪达900多头,母猪存栏平均每户2.7头。

  村民蒋世华到金华开办了塑料厂,季惠锋在上海开了好几家中高档宾馆,吴仙泉在市农贸市场搞水产批发……2000年以来,蓁部村不少村民开始外出经商创业,闯出一片片新天地。

  一幢幢洋房拔地而起,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私人小汽车,每当夜幕降临,村中心响起了广场舞的乐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勤劳、智慧的蓁部村村民们如愿以偿地先富了起来。 从生产发展向生态宜居推进,精品田园村建设再出发生活富裕了,村民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2014年以来,蓁部村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大整治,引导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拓宽了村民致富道路,生活环境也更加舒适宜居。 2017年以来,共拆除破旧灰寮、大棚等4000余平方米。

  同时,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引导村民们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并在下蓁部自然村新建规范化养猪场1个、生态养羊场1个。

  “整治了生猪养殖污染,曾经弥漫村庄多年的臭气也消散了。”曾担任村委会主任多年的蔡学荣介绍,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家的环境保护意 识更强了,纷纷动手整治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主妇们也竞相栽花种树美化环境。

  目前,蓁部村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中,现已完成村中心广场整治、廊桥修复、村庄道路硬化等多项工程,村文化礼堂完成主体建设,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今年3月,在西街街道的牵线搭桥下,温州商人在蓁部村投资建设300亩的姜黄种植基地,村民获得每亩每年5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在种植基地务工赚取工钱。

  4月,从村口到后山栏下村的机耕路正式通车,蓁部村与周边村庄近2000亩的山林资源与200亩农田的产出得以走出山门,实现增收致富。

  9月,在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中,经市供销社牵线搭桥,蓁部村与物产中大集团、“供销e城”运营商龙泉市银启商务有限公司共建村企合作平台,计划建设300多亩土地蔬菜供应基地。银启电商不仅包购包销,还将基地农产品销售总量的15%纯利润返给村合作社,其中,村合作社利润的51%归村集体,用于村公益事业开支,其余用于社员分红。

  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深入讨论,村两委确定,不论是农民散户与村集体合作社签约,还是合作社从农户流转土地,每亩另付村集体200元,作为村庄建设发展资金。光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多元,顺利摘除了蓁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11月以来,9亩示范种植基地迎来丰收。一批批绿色高山蔬菜开始销往我市山海协作对口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嘉兴市秀洲区,成为城市食堂餐桌上的“香饽饽”。

  2019年,物产中大还将帮助建设10亩的现代化蔬菜设施大棚,并合作开展“一年土鸡养殖计划”,助力蓁部村村民增收致富。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村庄发展变迁,既是村民们奋力实干勤劳致富而来,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季焕园说,听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蓁部村将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科学规划建设田园精品村,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土地资源,使村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

  记者 王苏珍 通讯员 余丽美



编辑:张望 来源: 2018-12-28 10:3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