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改革开放四十年 调查数据看民生

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大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1978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47万元,到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8.3亿元,增长了189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99元增至2017年的19282元,增长了近193倍。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变,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的重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对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较好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期的各阶段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曾经历了5次明显地上涨,分别是1985年、1988年、1994年、2007年以及2011年,CPI分别上涨10.3%、25.7%、25.6%、5.9%、6.3%。

  一、第一轮价格波动(1978年-1984年),改革初期小幅波动

  1979年国家对8种农副产品大幅度提高了收购价格,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由于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存在的隐蔽型通货膨胀得到部分显现,从而引发了价格的波动,物价也随之上涨;同时,随着中央开始采取措施,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1980年还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指标,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并发行国库券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1981年物价涨幅开始收窄。总体来看,1978年-1984年处于改革初期,价格波动较平稳。

  二、第二轮价格波动(1985年—1990年),CPI大幅波动

  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及价格改革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进一步调整和放开了农副产品的价格,价格放开加上经济增长使得1985年的CPI猛涨到10.3%。之后,1986年-1988年涨幅呈现逐年扩大之势。主要是我市采取了“以调为主、调放结合”的价格政策,对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宏观经济出现的过热现象,引发了居民消费行为的突变。1988年下半年,出现了“抢购风”和“涨价潮”,当年,龙泉CPI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涨幅达到25.7%。面对CPI涨幅急剧扩大的状况,到1988年末,国家开始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宏观调控实行“硬着陆”“急刹车”,开始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削减基本建设投资,1989年第三季度通货膨胀开始受到控制,物价指数上涨幅度开始下降,从而使得1989年、1990两年CPI涨幅持续下降,到1990年涨幅回落到1.5%,物价涨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这一轮周期,各项物价改革逐步兴起并全面推进,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第三轮价格波动(1991年—1999年),CPI震荡回落

  本轮周期中,我市市场物价受国内一系列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多次高位震荡,其原因构成分为多个方面:

  一是1991年-1992年价格改革逐步深入,价格改革由单一的“调放结合”模式转向构建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新体制,把价格管理引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从而价格出现反弹。加之由于1989-1990年的物价调控主要靠行政手段,未能给物价稳定打牢基础。CPI分别上涨5.0%和6.8%。

  二是1993-1995年,我市价格改革驶入了快车道,物价调放以放为主,基本放开粮食、钢材、水泥等商品价格,致CPI大幅上涨。1993年CPI上涨15.4%, 1994年涨幅更是跃至改革开放以来第二高峰,涨幅达25.6%。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本年度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和贷款利率,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

  三是1996年-1997年,在宏观调控和配套改革措施的双重作用下,物价走势开始回落,涨幅回落至19.2%和5.3%。1996年5月和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我国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情况,两次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一次降低金融存贷款利率。根据物价合理制定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四是为防止和制止市场物价出现暴涨暴跌,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颁布并实施以后,国家对粮食、药品和医疗服务等价格政策管理更加完善。加之当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对CPI上涨的拉动作用减弱。1998年,CPI下降1.1%,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持续下降,CPI下降1.3%。

  四、第四轮价格波动(2000年—2009年),CPI温和上涨

  2000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政策、西部大开发成效逐渐显现,CPI上涨1.1%。2002年,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市继续深化改革,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但物价水平却依然低迷。2003年-2006年,我市经济步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运行出现了“高增长,低物价”的运行态势,CPI年均上涨2.1%。2007年-2008年,在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带动下,CPI上涨分别为5.9%、5.5%。2009年,龙泉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方针,积极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特别是做好重点商品及服务价格的监管工作,龙泉CPI下降0.8%。

  这一阶段价格较为稳定主要缘于:一是确定合理粮食收购价格,坚持优质优价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实施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提高了政府管理价格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价格改革更加成熟,目标更加明确,手段也更加完善,既触及到了深层次矛盾,又注意到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套,较好地把握了价格改革的节奏、方向和力度。

  五、第五轮价格波动(2010年—2017年),CPI高开低走

  2011年,CPI承接上年末的上涨态势,继续高位运行,涨幅为6.3%。 2012年—2013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调整,市场供求矛盾得到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放缓,CPI分别上涨2.0%和2.2%,通胀压力明显减弱。2014年—2017年,由于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趋于稳定,CPI涨幅继续回落,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CPI分别上涨1.9%、1.9%、1.5%和1.2%。

  纵观价格改革40年发展历程,既有灵活的、灵敏的价格形成机制,又有完善的、配套的价格管理运行机制,市场取向的价格改革是非常成功的。物价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而市场物价的稳定健康运行,是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龙泉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逐步趋强,发展速度快而稳,发展质量好而高,发展结构优而活。面对新时代,龙泉更应科学把握经济周期变动规律,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带一路”战略,使龙泉迈入改革开放的前沿。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活流通、繁荣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要着力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价格问题,进一步深化垄断性、公益性、资源型的价格体制改革,确保价格在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全力推进大龙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龙泉跨越式大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统计局龙泉调查队   



编辑:张望 来源: 2019-01-07 15:22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