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内迁龙泉办学历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大爆发。8月13日,日军首炸杭州,战争威胁东南各省。由于战时需要,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竺可桢校长任主席。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分三批迁运至建德。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大被迫西迁江西吉安与泰和,由于战争影响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当时教育部指令,迁往广西宜山,后又迁贵州湄潭。1938年8月,浙大西迁桂、黔地区后,由于浙江的高中毕业生和安徽、福建、江西以及离开上海的青年学生,因交通及经济困难等原因,不能去内地升学的越来越多。于是,浙大于1939年提请教育部在浙东设立浙大浙东分校先修班。同年4月,教育部电复,准浙大在浙赣闽之间设立分校,专招各系一年级新生并设置大学先修班,其他学校来浙大借读的学生也由浙大登记收读。竺可桢校长则于2月派教务长郑晓沧教授、史地系陈训慈教授去浙筹办,勘定龙泉县的坊下为校址,筹建国立浙江大学浙东分校。

  

根据龙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五月,浙大派李絜非到龙泉勘察校址,经唐巽泽县长介绍,选定坊下(今芳野)曾水清(字玉如)私家大屋。6月建立分校,初名:浙江大学浙东分校,校址选城郊芳野(原名坊下、郑晓沧改今名),陈训慈为主任。七月末在永康招生,八月起在龙泉办公。十月一日开学,八日举行开学典礼,十一日正式在曾家大屋上课。录取新生147人,教员18名,设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和先修班。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称“龙泉分校”,启用“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图记”。六月,郑宗海(字晓沧),继任分校主任。民国三十年(1941)秋增设师范学院,学生增加,建造简易校舍和师生宿舍,在插坑垄(又名:石坑垄)地点设文学院和师范学院。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路季讷接任分校主任。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二月,经龙泉县政府与浙大商量设立了附属小学,称芳野小学。

  1940年,浙大龙泉分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共计录取新生报到者160人和先修班23人。同时,分校修毕一年的学生,发给旅费送入浙大遵义总校继续学习。

  1941年8月,浙大龙泉分校增设二年级。1942年9月,增设师范学院初级部国文科、数学科两班,每班40人。师范学生来源由浙江省教育厅保送20名,江苏、安徽两省各保送20名,不足之数由分校自行招生补足。龙泉分校于11月开学,20日上课。

  1941年起,因学生人数增多,龙泉分校决定在离坊下村一公里的石坑垄村修建师范学院教室及教职员和学生简易宿舍、大膳厅等共8座。之后分校校舍分为两部:一部在坊下,为行政各办公室及理、工、农三院学生学习与住宿之处;二部在石坑垄,为文学、师范两院及师范专科学生宿舍及教室、膳厅等。

  1942年夏,日寇窜扰浙东,金华、缙云、丽水等地相继失陷,云和、龙泉危在旦夕。第三战区副司令黄绍竑召集各机关会议,劝说中央机关迁出本省,省县机关迁到乡下,对学校则希望迁徙到福建松溪。为了不让分校沦入敌手,分校决定暂迁闽北山区福建松溪县的大布村。

  1942年8月1日开始,龙泉分校开始搬迁。从龙泉到福建松溪县的大布村约有200里,为方便迁徙,学校在查田、小梅、竹口、新窑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图书仪器用手拉车和竹筏运输,师生员工多徒步行走,体弱者也乘一段竹筏,途中跋涉之艰难可想而知,这次搬迁得到了龙泉县政府和乡亲们的帮助。

  从龙泉至查田、小梅、竹口尽是山间小路和简易公路,搬运行李靠手拉车、雇挑夫,每天行程最多30里,十分困难,公路上行成一条流亡的长龙。到新窑后改乘竹筏或货船,一路有学生组成的搬运队配枪护运。

  当时闽北鼠疫流行,分校总务人员为了预防鼠疫,每天到寺庙的各处洒药消毒,其中最积极的是庶务员江忠靖先生。不幸的是江忠靖先生因采购经常出入疫区,首先染疫身亡。接着,会计姚寿臣也染疫身亡,教职工家属中染病而亡者也有两人。

  时值暑假,同学们晨起到溪边洗漱,锻炼身体,或在樟树下看书学习。不少同学以变卖衣物维持生活,过着“谈蚤色变”以防鼠疫的生活。后闻日寇没有侵占龙泉,师生复又等待回迁,两个月后,分批返回龙泉。

  1943年,是我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同时也是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最为关键的一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突然决定撤销浙大龙泉分校,并入英士大学,《浙江日报》也刊登了龙泉分校要撤并的消息,这在分校全体师生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此关键时刻,竺可桢校长从遵义总校发来电报,坚决不同意撤销,并加强力量,使龙泉分校得以壮大发展。

  战时货运阻滞,物资缺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刚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利用当地出产的桐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小肥皂厂,生产制造出钾肥皂。虽说产品不及舶来品(钠肥皂)之坚硬美观,但洗涤功用并不逊色。因桐碱比烧碱便宜得很多,同学们又不计工时,售价不及钠肥皂二分之一,既解决了分校师生的洗衣问题,又有助于解决难民和当地农民买肥皂难的问题。

  芳野,距离县城6华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民不过数十户。当年浙大龙泉分校的许多教师,就生活在此。他们穿粗布衣、吃杂粮和野菜,在那昏黄的桐油灯下,为开创中国的战时教育,满腔热血地写下累累教案,为培养人才呕心呖血。芳野,这个小山村一时被当地民众称为“教授村”。

  浙江大学在龙泉办学前后七年之久,招生七届,培养了约1000名学生,直到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1月迁回杭州。当时,浙大龙泉分校的老师当中就有一大批是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和学者,他们为解决东南各省优秀青年升学问题,保持了高校办学的初心与本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当地社会服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不屈不饶,奋发图强,献身科学,服务民众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

  龙泉人民不会忘这段历史,不会忘记浙大龙泉分校!



编辑:张望 来源: 2019-03-06 18:40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