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邱元坦烈士后人
记者 项素兰 通讯员 游燕萍
“父亲牺牲那年,我刚出生5个月,他在我心中一直是高大的英雄形象。”今年79岁的邱根生拿着父亲邱元坦的《烈士证》动情地说。
走进岩樟乡坑源底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墙壁上的彩绘,这些彩绘生动地描绘了当年老百姓“三迎红军”的故事。坑源底村人文底蕴深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县委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邱元坦、邱元高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交谈中,邱根生老人提起父亲邱元坦,眼中噙满了泪花。据老人回忆,1941年,父亲外出为红军筹办军粮时,在返家的途中被敌人抓住盘问,因为拒绝出卖红军,在半岭三石田头被敌人残忍杀害。不仅是父亲邱元坦,家中的亲人邱元高、叶凤珠、邱世福等人同样为了革命壮烈牺牲。在邱根生老人形象生动的讲述中,“浙西南革命精神”蕴含的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韧劲,宁死不屈、前赴后继的胆魄,清晰地展现在记者眼前。
“我的母亲不平凡,她把我们抚养成人,是伟大的母亲。”邱根生告诉记者。父亲牺牲后,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弟姐妹四人,生活孤苦无依,但母亲却从不说日子苦,含辛茹苦把兄弟姐妹四人拉扯成人,教育子女要做好人、做好事,终身不可忘怀。“我那时还小,印象中,战争来得太快、太猛,时常陷入没吃没喝的困难境地。”邱根生说,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但好在全村人团结一心、相互帮扶,一同面对困境,也正如此,大伙儿建立起了难以言说的深厚感情。
中共龙泉县委旧址是邱根生叔叔邱元高烈士的故居,建于1890年。“县委旧址是珍贵的红色资源,应将其保护修复,传承红色基因,带动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2013年,村里对旧址进行修复,第二年6月修复竣工,并对外开放参观。旧址对外开放以来,邱根生老人时常带着家中的子女、晚辈们去看,给他们讲革命年代的故事,让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他希望后辈们都能从小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长大后在生活当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做爱国奉献、勤劳勇敢的人。
在与记者最后的交谈中,邱根生老人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脸上渐渐露出笑容。记者离开时,老人依依不舍,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人生活多幸福啊,一定要好好珍惜!”
红色故事在传唱,红色精神也在延续。老人始终相信,革命的精神将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奔向富裕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