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丽水日报]“猪圈村”的华丽嬗变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当脑海中萦绕起这两句诗的时候,记者正在去往龙泉大汪村的路上,两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

  大汪村位于龙泉的兰巨乡,距离龙泉市区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S229省道穿村而过,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农田,一边是鳞次栉比的崭新楼房。

  村里的道路都已经硬化,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不时有村民路过,报以和善的微笑。文化礼堂算得上是村里的核心建筑了,忙完活计的村民都愿意到这里坐坐,聊聊最近的收获,谈一谈今后的憧憬。得知记者来采访大汪村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修连心路,打造坚强集体

  大汪村下辖际头畈、碧坑和大汪三个自然村,其中际头畈村处在山沟沟,村民们所有的吃穿用度都得靠手提肩挑背驮。那时候,能有一条通村的机耕路是村里几辈人的心愿。1999年,当上村委会主任仅一年的李子龙就咬着牙扛起了修路的责任。

  20年前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太多。在没有任何大型设备的情况下,大汪村的村民硬是靠锄头和簸箕,用了4年的时光在大山之上、云海之中开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至此,茶叶下山、电器上山再无阻碍,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4年的攻坚破难,村两委和村民们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

  有了坚强的战斗团队,大汪村的硬件建设进入了快车道。随后几年,李子龙带着村民修了三座桥,完善了村里的道路硬化,带领了际头畈村的下山脱贫,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机耕路修通了,道路加宽了,家家户户门前都得到了硬化,大家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出门遇泥泞了;村里集中统一盖起了四层小洋楼,规划整齐,美感十足,村民也告别了泥瓦房搬进了楼房;农民文化礼堂坐落在村中心,集休闲、娱乐、会务于一体,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必去的地方;除了礼堂周边绿化、美化外,每户门口也都修建了绿化带,出门就是“满眼绿”,一派生机盎然……一桩桩一件件,村民们都记在了心里,乐在了嘴上。

  今年60岁的村民陈必贵是下山脱贫的一员,他至今记得当初下山住进楼房时的欣喜:交房的时候,村里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大家告别了以前的土房子,真的是做梦都会笑醒——这么好的政策,我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从没路到有路,从挑水喝到用上自来水,从山上安置到了山下,这就是我们大汪村前十年最大的变化。”陈必贵总结说。

  产业升级,换回绿水青山

  和大部分的普通乡村一样,大汪村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面临着发展中的烦恼。

  大汪村曾经是龙泉最有名的仔猪基地,“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少的有四五头母猪,多的几十头。”现任大汪村村委会主任付金龙介绍说。那时候,村民们厨房边上就是猪圈,一到夏天,房间里黑压压的全是苍蝇。

  养猪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但是也让当地的环境遭到了破坏。

  大汪村的住村干部张慧回忆起十年前自己第一次到大汪村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那时候去农户家走访,根本没法做笔记——你至少要腾出一只手来驱赶不停往你身上‘降落’的苍蝇和蚊子,不然几分钟之后你就浑身是包了。”

  因为养猪一直处于低小散的状态,猪粪遍地、猪尿横流,小猪满地乱跑的现象一直存在。村民刘辉说,村里养猪最多的时候,光母猪就有六七百头,村里的大小水源都受到了污染,连洗手的水都没有。“以前亲戚朋友都不敢来我家,为什么?实在是太臭了呗。”

  随着交通等硬件设施的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还大汪一个绿水青山成了村两委的共识。

  但是在此之前,养猪一直是大汪村的支柱产业,转型谈何容易。为此,村两委主动对接,在村里大力发展茶产业和食用菌,同时着手环境整治,先从修建沼气池开始,一步一步规范养猪产业。

  现在村里的原始猪圈已经全部拆除,剩下的都集中在山区进行科学饲养。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村里的产业日趋丰富,大家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现在家里种植黑木耳,自己再利用闲暇时间开开农用车,一年收入十几万元,一点不比养猪差。关键是村里的大力整治还我们一个绿水青山的好环境,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村民刘辉对现在的环境显然非常满意。

  环境改善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社会资本也开始关注起了大汪村。去年,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汤忠仁就承租了大汪村茶叶山上新建的厂房,作为自己的青瓷工作室。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村集体增加进账8万多元。在采访中,汤忠仁告诉记者,自己在龙泉找了一两年,最后将工作室放在了大汪村。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这里我觉得是最贴近自然的,非常有助于提升创作的灵感。”

  “自治”引领,迸发发展活力

  “大汪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李子龙现在是大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笑称,纵观近15年,该村的“蝶变”可谓从内而外、天翻地覆,从“中规中矩”到“创新发展”,从“破产”的贫穷村“逆袭”成为年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的“小康村”,从脏乱差变成美丽乡村……而这背后的“秘钥”,正是“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方星明,水库道路加宽政策处理对象基本为6队村民,你是党支部成员又是村监会主任,这条道路的政策处理就交给你了。”“好的,我会后马上联系相关村民商量。”“大家再商量一下水库里的鱼如何处理……”一大早,大汪村的会议室里就非常热闹,村民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正积极商量着大汪水库清淤出租的相关政策处理事宜。李子龙告诉记者,“村务公决”和“压实责任”是大汪大步走向自治的“金钥匙”,凡是村里的大事,都要通过村民代表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后再开展,每队“代表”都有投票权,也有“带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干,群众办事服气又顺气。

  类似的会议在大汪村经常举行,村里有重大施工项目要经过“议事会”讨论,发生了不易解决的纠纷则有“是非评判会”,有村民遇到困难时还会召开“互助会”,共同来讨论、处置相关事项。

  “在自治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凡遇到困难、矛盾、项目建设等,村两委都主动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李子龙说,有问题大家解决,村民们更加主动积极了,如在环境卫生治理上都很主动配合,村里还成立志愿服务队,由村民担任志愿者,开展卫生巡查监督,及时清理卫生死角等。现在,村民都习惯了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就像管自己事一样自然,大伙儿群策群力,通过厂房发包、茶叶山出租、生态公墓建设等方式,村每年经营收入达到了16万元以上。

  据了解,大汪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不断激发村民“自治”活力,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除了汤忠仁外,还有一些年轻的青瓷匠人慕名而来,目前已有2家青瓷工作室入驻大汪,文创产业开始抽芽发展。

  以心换心,创造大汪速度

  在大汪村的采访中,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带领村民飞速发展的村两委,战斗力从何而来。

  对于这个问题,村支书李子龙说,我们的秘诀说来简单,那就是“用人心换人心”。“村民都是最淳朴的,你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十倍地回报你。凡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攻坚破难也就顺理成章了。”

  党员吴红娟回忆说,2014年,我们村一村民骑摩托车在独田村摔倒,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但事发路段十分偏僻,没有人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李书记一收到消息就立即赶到现场维护秩序、安抚家属情绪,马不停蹄地请专家到现场查看分析车祸原因,将事故车辆送检,并多次跑到交警部门希望可以通过各项技术手段还原事情的经过。经过多天的努力,最终交警部门得出的结果是村民自行摔倒,没有肇事方。李书记又跑前跑后及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做通家属思想,尽全力做好善后事宜,成了我们最信得过的依靠。

  在之前的猪圈大整治中,党员干部先向自身开刀,村民们也就没了意见。村民陈必贵当年养了六七十头母猪,是村里的养猪大户。他说,说实话,当时我是不服气的。家里养了这么多猪,你这不是断我财路吗?心里寻思着得多要点补偿。可是一等到李子龙上门做工作,陈必贵就没了言语:“我就怕他来,他来了我就没话说了。书记都为我们村民做了这么多的事了,这个口我没脸开。”

  之前村民为了遮阳避雨,大多私自在家门口搭建了铁皮棚,长短不一的铁皮棚对村容村貌和省道沿线景观都影响极大。2016年,恰逢全市大力推进“三改一拆——蓝色屋面专项整治行动”,掀起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大汪村村两委入户宣传《城建法》,村民都自觉协助拆除行动,不过5天,村里的蓝色屋面全部实现了拆除,拆除面积共计4500多平方米。“个个都是这样拆,你拆我也拆才像样。”村民刘水森说,经过改造,仿古式廊檐和花园景观代替了简陋的铁皮棚,大街小巷一下就变靓了,我们也很欢喜。

  即便是号称天底下最难最难的拆迁工作,在大汪村也是又好又快地解决。涉及房屋征迁的衢宁铁路建设工程,在大汪村仅用了7天就全部完成协议签订,农户还自发腾空房屋,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衢宁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无条件配合。”大汪村村民陈华荣说。

  以心换心,创造大汪速度。如今在大汪村,正能量不断聚拢,夫妻和睦、婆媳和谐、邻里友好等良好风气愈发浓郁,村民们讲大局、顾整体、看长远,留给矛盾纠纷的空间越来越小。“儿子孝顺懂事,儿媳赛过亲闺女,从来不让我受气。每到周末,全家人聚在一起,日子幸福着呢!”村民张可凤满脸骄傲,她们家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上“六星文明户”,好家风一直在延续。



编辑:张望 来源: 2019-05-23 09:22



龙泉政府网